“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寒冬”虽冷 冻不住人才

28.02.2014  16:40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冬天”有点长

人们习惯用“就业寒冬”描述就业情况的不乐观,这个词或源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衍生的就业严峻形势。许多行业出现裁员和减薪现象,新增就业岗位较之前大量减少。而2008年和2009年的毕业生却大幅增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寒冬”。

就业难促使应届毕业生“回炉镀金”,就业时间虽然延后,但高学历人才之间竞争加大。随着本科和研究生逐年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在10年间翻了7倍。同时,留学人员加速回流,近6年回国发展的人数超过110万,其中2013年海归人数就达30多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估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

如今的就业市场上,高学历由闪光点变成准入点,海归由分子变成分母。看来,就业“寒冬”并不会随着经济复苏而就此结束。

就业市场未饱和

如同气象学中的实际气温与体感温度之别,就业市场的“寒冬”也存在感官差异。统计数据显示,即使是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的2008年和2009年,我国就业增长率仍未出现负值,随后的几年也一直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换言之,毕业生数量虽然增多,但我国的就业市场仍未饱和。

数据显示,前两年海归集中扎堆金融业,而随着国内日趋多元化的就业需求,海归逐渐分散到房地产、文体娱乐、公共管理和社会保障等行业。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房地产行业目前急需一些有国际化视野、跨国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的人才。业内很多岗位,如工程管理、建筑设计、国际市场推广等,都偏向海归人才。

另有调查显示,海归的年收入较非海归增长明显,在职场的后劲足;处于中高层管理者的海归比重大,职业发展空间广阔。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