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保障性住房长期空置问题应予重视
今年,南昌市审计局对在对两个开发区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中发现保障性住房建成后存在长期空置、入住率低等问题。2009年至2011年,两开发区共建设1046套廉租住房,已交付使用204套,其余已完工未竣工验收,实际入住32户,占建成套数的3.06%,入住率仅为15.69%。大量空置的保障房,造成了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保障性住房分配资格准入标准较高。从准入标准来看,廉租住房配租要求申请人家庭连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6个月以上且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从审计情况来看,其中一开发区2013年底城市低保保障人数为502人,当年满足低保和住房困难条件并申请了廉租房保障的家庭仅为15户,而已建成廉租住房794套,保障门槛高导致了暂时性的供大于求,造成入住率低。
第二,未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和制定工作目标,市政基础设施及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保障性住房空置率较高。有的开发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多为上级下达任务指标,缺乏实地调查和统一规划,当地离市区较远,城镇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少,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相对实际需求而言较多,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入住率。有的开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地址偏僻、交通不便,附近公交、菜市场、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申请人数较少。
为此,开发区应合理调整保障性住房入住政策,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明确当地保障房住房需求,在当地经济社会承受范围内适当降低廉租住房准入门槛,并在房源充裕的情况下,优先配租廉租住房实物,提高保障房入住率。同时,开发区应充分考虑保障性住房地理位置、当地城镇常住人口和外来务工人员等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并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进度,使建成的住房尽快达到入住条件,确保住房保障政策效果的发挥。(南昌市审计局 尹春城 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