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今年起首次开展监测 “慢阻肺”危害大 烟民应重视

18.03.2015  13:48

  几天前,省疾控人员、技术骨干、医院专家共50余人齐聚省城南昌参加培训,目的是为了开展一项我省前所未有的疾病监测。什么疾病让大家如此兴师动众?答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慢阻肺”形势严峻引起重视

  呼吸系统疾病是我省居民的第3位死因,而其中大部分是“慢阻肺”。3月17日,记者从省疾控中心获悉,不仅在我省,全国“慢阻肺”的形势都很严峻:有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每10名死亡者中就又一人死于“慢阻肺”,而40岁以上居民中,每10人就有约1人患有“慢阻肺”。

  “为掌握我国‘慢阻肺’及相关因素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去年,‘慢阻肺’监测工作被纳入我国居民慢性病与营养监测体系,也成为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中慢性病防控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省疾控中心专家颜玮告诉记者,今年起,全国各地开始正式开展“慢阻肺”监测,我省按照地理位置等特点,选取了安义县、靖安县、都昌县、上栗县4个县作为监测点,而40岁及以上人群成为重点监测目标。“希望能够通过监测,掌握‘慢阻肺’的相关特点,以有利于指导各级‘慢阻肺’的防控,今后,这一监测范围还将扩大。

  吸烟成“慢阻肺”最常见诱因

  什么是“慢阻肺”?颜玮介绍,“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阻碍正常呼吸的肺部疾病。“慢阻肺”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进行性和不完全可逆性,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威胁生命。

  “‘慢阻肺’很常见,但人们往往认识不够。其实,我们熟悉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现在都包含在了‘慢阻肺’的诊断之中。不少患者早期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阻肺’,甚至以为他们的一些症状只是人体衰老产生的自然现象。其实,‘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短促等。遗传因素、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危害、空气污染、感染等都会引起‘慢阻肺’,但其中吸烟是发生‘慢阻肺’的最常见危险因素。”3月17日,记者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获悉,在临床上,许多“慢阻肺”患者都是烟民,也有一些被动吸烟人群成为受害者。

  据了解,近几年,控烟问题一直是我省卫生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对象”。3月20日,省卫生计生委将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以“12320,倡导健康生活”为主题的“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宣传日活动,而“12320,戒烟我帮您”就成为宣传副主题。

  “今后,大家可以通过拨打12320公共卫生服务热线咨询戒烟问题,活动现场,我们还将邀省内专家开展义诊活动。”省卫生计生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江西日报记者 许 卓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