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各国警察开枪条件:英国仅5%警察可配枪

05.05.2014  17:48

法制晚报讯(记者 杨铮)据本报日前消息,五一黄金周期间,北京、上海、广州等10座城市,总计至少投入超过10万警力上街巡逻。而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一线巡逻民警配发枪支,“警察警察你拿着手枪”不再是一句歌词而成了人们身边的寻常现象。

法晚记者盘点发现,对警察是否配枪的态度、警察何时能开枪的规定在世界各国不尽相同。其中,英国对警察开枪的限制最严格,除非绝对必要才被允许开枪,而且哪怕是鸣枪示警,事后也必须

递交情况说明。相对而言,美国警察虽然限制开枪的规定有六条之多,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大片”里的火爆场景。

英国

开枪等级:极严格

配枪:格洛克半自动手枪

只有5%警察可配枪 开枪即要“爆头

伦敦街头,戴着圆顶帽的警察已经成为一景。与这一形象相配的是,自1892年伦敦警察厅成立以来,除了白金汉宫、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伦敦希思罗机场、美国驻英使馆等一些重要场所及周边的执勤和巡逻警察,以及反恐特警配备枪支,执行一般日常勤务的警察和街头的巡警是不配备枪支的。

英国警长协会制定的《枪支使用规定》对使用枪支有严格规定,该协会的一份文件显示,英国警察中只有一小部分经过特别训练的警察可以佩戴武器,武装警察只占总警力的5%。普通警察上街巡逻,一般配备一种利用高压电击使目标暂时瘫痪的电击枪。

不过,能够开枪的警察“下手”还是相当凶狠的。据英国《卫报》报道,2001年“9·11”事件后,伦敦警方开始采取一种“一击毙命”的战术,即对自杀性袭击者,不予警告即向头部射击。相比传统的向躯干射击以“消除威胁”的战术,新战术的目的显然是将嫌疑人直接击毙,同时,警方也担心,如果嫌疑人是自杀袭击者,向躯干射击有可能会引爆其身上的炸弹。

对开枪的要求

1.除非绝对必要,且已经没有其他方法,才被允许开枪2.尽量不要鸣枪示警,以免造成意外伤亡

3.只要开枪,哪怕是鸣枪示警,事后也必须递交情况说明

美国

开枪等级:严格

配枪:可装18发子弹的格洛克半自动手枪,射程远、威力大

两种情况可开枪 鸣枪示警不允许

在美国,任何人一旦宣誓成为警察,就自动具备了配枪的资格。美国警察是全员配手枪巡逻,即便下班后也被允许携带枪支。一些地方的警察还会在警车内放置大威力的枪支,以备不时之需。

美国是世界上枪支泛滥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美国司法部统计,全美国民间约有2亿多支枪。犯罪分子非法获得的枪支往往比警察的火力还强大。因此,美国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依法开枪。

但实际上,与好莱坞警匪片中的火爆场景不同的是,美国法律对警察开枪的规定是比较严格的。虽然各个州的具体规定不一,但原则是一致的。

以新泽西州为例,在新泽西州总检察长办公室发布的《使用武力守则》中指出,任何情况下,开枪射击都有可能导致预料之外的后果。警员不得随意掏枪指向嫌疑人。

使用武力守则》规定,警察可以开枪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警员本人或者他人面临紧迫的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的危险;二是严重犯罪的嫌疑人正在脱逃,在脱逃中或者脱逃后可能造成伤害。同时警员还需确保开枪不会对无辜人员造成伤害。相反,开枪受限制的情况则多达六种,警员被要求尽量不要开枪,甚至不允许鸣枪示警。

限制警员开枪的情况

1.有其他不开枪解决问题的方法2.嫌疑人只造成财产损失

3.嫌疑人只对其本人造成伤害

4.非致命武器也必须在警员或他人的生命安全面临紧迫威胁时才能使用

5.警员不得鸣枪示警,也不得以开枪为形式呼叫支援

6.除非极危急情况,不得从行驶的车辆中开枪,也不得向行驶的车辆射击

条文很克制 现实很火爆

不过,美国警察过度使用武力的情况也不少见。2012年4月,美国洛杉矶警局的警察们在经历了一场高速追车后,向一名19岁嫌疑人倾泻了90多发子弹,当场将其击毙。2006年,佛罗里达州警方在击毙一名涉嫌杀害警察的嫌疑人时,10名警察打光了枪里的110发子弹。

最臭名昭著的案例是"迪亚洛枪击案"。1999年2月4日凌晨,4名正在值勤的警察在巡逻到纽约市布朗克斯区的一座公寓楼时,对站在大楼前厅的迪亚洛连开41枪,使他当场丧命。但事后查明,迪亚洛只是在自己的家门前准备掏钱包。迪亚洛的惨死曾引发数万人的大游行。但这四名警察最终没有受到任何法律惩处。


{{正文分页}}

德国

开枪等级:严格

配枪:可装18发子弹的半自动手枪

有人质时不得开枪 不打致命部位

德国警察开枪要遵循“最小动用武力原则”,尽量使用非致命武器,如网枪、眩晕弹和黏着剂等。

德国警察一旦开枪,会有专门人员在对口头警告情况、开枪理由、目标距离等认定与分析后,形成书面报告并据此处理。

几年前,在法兰克福机场发生的一起误杀案件曾引起德国社会的热烈讨论。机场警察怀疑一名阿拉伯男子为恐怖分子,就喝令他站住,他听不懂德语就一直往候机楼跑,结果被当场击毙。当事警察后来被判了“过失罪”。

开枪前要遵守的规定

1.开枪前必须表明身份

2.在拒捕或者警察受到生命威胁时才可以开枪

3.只能打非致命部位

4.在对方没有武器、已缴械投降,或者有人质时不得开枪

加拿大

开枪等级:较宽松

防卫时才可开枪 可对动物“人道毁灭

尽管与美国是近邻,但加拿大对警察使用枪支的限制相对宽松一些。加拿大《警用枪支使用规定》中,对警察使用枪支有细致的要求。

加拿大要求,警察只有在执勤时才可以使用枪支,而且只有在“防卫”时才可开枪,也就是说,对方必须采取了一定的行动威胁到了警察或他人的安全。

不过,加拿大允许警察鸣枪示警,这种做法在美国一些州是被禁止的。此外,加拿大警察还有一项“沉重的使命”——当某一动物严重受伤时,为了避免它遭受更多的痛苦,警察可以出于人道的目的,“开枪为它送行”。

可以开枪的情况

1.防卫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2.执行拘捕危险分子的过程中

3.击毙危险的动物,或者对严重受伤的动物施以“人道毁灭

4.出于重要的目的,发出警报或呼叫支援

5.在确信不会伤害无辜人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局势发展到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受伤,对某人发出警告

巴西开枪等级:宽松

发现嫌疑人携带武器犯罪即可开枪

配枪:40毫米口径自动手枪

巴西是世界上枪杀案件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巴西每年大约有3.9万人死于枪杀。

巴西的法律允许公民持有枪支,但不允许公民携带枪支上街或去公共场合。《环球时报》曾报道称,巴西的联邦警察和州警察一般都佩枪执勤,城镇警察一般不携带武器。而为了实现既可制服犯罪嫌疑人,又可避免开枪造成犯罪嫌疑人当场死亡的目的,巴西警方正在研制激光手枪。

报道称,巴西警察开枪的条件是相当宽松的,不过,《巴西警察条例》也对警察开枪的前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可以开枪的情况

1.嫌疑人携带武器进行犯罪活动

2.犯罪嫌疑人拒捕

3.警察必须进行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