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称“引进抑制原创”:不能成为外国文化的推广者
原标题:电视引进“洋”节目 扼杀文化原创力?
近日,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方方称:“中国不能盲目成为外国文化的推广者、埋单者和试验场,要鼓励原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对眼下各电视台充斥的“引进节目”,方方颇为不满,她认为,这些靠资金从国外引进的节目,虽然吸引了一批观众,看上去很热闹,但同时也抑制了本地的文化原创动力。她呼吁建立动态、实时、科学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原创精品。
方方的此番言论引发了热议,我们不妨来听听各方人士的观点。
文化产品与豆芽菜
张 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电视行业,眼下是多事之秋,本身在网络的冲击下危机四伏,靠引进节目解困,却又被人批评为抑制了本土文化的原创力。
引进文化产品,会不会抑制本土文化产业的创造力?这个问题,其实是个老问题了,至少在中国,已经有百多年的历史。
但凡后发国家,几乎都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是否要保护本土产业?同样一种产品,如果有进口的,也有本土的,就工业品而言,一般都是本土的竞争不过进口的。如果不由国家出面加以保护,很可能这个产业在本土就没戏了。但是,同样的难题是,如果过度保护,又会使本土产品难以成长起来,形成不了竞争力,永远在国家的保护伞下过活。
所以,在20世纪上半叶,各国的应对措施,一般是以保护为主。但是到了今天,至少,对于工业品,保护的调门已经不大高了。如果哪个国家保护过度,还会在世贸框架内被提起诉讼。文化产品,也是产品。但这样的产品跟其他工业品有所不同,不是工业基础的比拼。即使基础比较薄弱,只要本土人的文化创造力比较强,一样可以后来居上,不仅可以在自己本土称雄,还可以走出国门。
在民国时期,中国国家力量很弱,谈不上对本土产业的保护。当年的上海,电影的放映,几乎跟西方各大都市同步,好莱坞的电影,长驱直入,一丁点障碍都没有。跟好莱坞相比,中国稚嫩的电影业,是参天大树和小树苗之别。但是,中国的电影业,硬是在进口电影的泛滥之中成长起来。从无到有,从默片到有声片。既有商业电影,也有文艺片。民营电影厂,没拿到政府的一文钱的补贴,却都活得挺好。相反,某些国民党政府补贴的电影厂,却混不下去。到了20世纪中叶,中国的电影,已经在世界上有一定份额了,某些电影,即使拿到世界影坛,也毫不逊色。
其实,不止电影业,其他的文化事业,甚至轻工业领域,中国人也在没有丝毫的国家保护的情况下,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创出了自己的国际名牌。看来,国家的保护,在最初也许有点必要,但一旦持续下去,就是产业的灾难。对于文化产业,更是这样,保护的大树下面长不出发育良好的树苗,只能长出豆芽菜。
竞争让引进促进原创
张结海(知名心理学者)
说句实话,我最烦这种“引进抑制原创”的观点。因为我一般喜欢反驳有点难度的说法,而“引进抑制原创”反驳起来太没挑战性,一句话就可以结束——若干年前,电视台没有引进,请问您的原创在哪里?
恰恰相反,在当下的中国,引进不但不抑制、反而促进原创,这样的例子真是比比皆是:汽车、高铁、手机、飞机……
我们还是回到电视吧,粗略地分,一台节目大约可以分为创意和制作两部分。而海外节目的引进已经大大促进了中国电视的制作水平。《中国达人秀》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达人秀》是上海的一家传媒公司从英国引进的,引进的同时获得了一个制作宝典,宝典对制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用多少台摄像机,几台对演员、几台对评委、几台对观众都有明确的规定。
一开始,中方人员对这个宝典不以为然,就像中国的厨师对德国式的实验室般的厨房不以为然一般,心想自己干电视半辈子,难道不知道怎样放摄像机,还需要你的规定?后来一比较,服了!因为奇怪的是,按照它的宝典,制作出来的节目就是好看。
无独有偶,湖南卫视引进的《爸爸去哪儿》也有一个制作宝典,也规定了多少台摄像机。这次湖南卫视不抵抗了,乖乖地按宝典去做。尝到甜头的上海那家公司在《达人秀》一炮走红后,自觉地把制作宝典应用到《中国好声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引进节目已经让中国真人秀类的制作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要说,引进促进原创的最主要机制当属竞争。
还记得中国电影吗?当年好莱坞的大片一度让中国电影重回石器时代,可是现在呢?一部矮穷矬的《泰囧》就把高富帅的好莱坞打得找不着北。这就是竞争的结果。
你听说过《中国好歌曲》和《出彩中国人》吗?这是央视版的《中国好声音》和《中国达人秀》。很显然,在残酷的竞争面前高贵的央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按照我的观点,要想进一步提高中国电视的水平,还需要更多的引进、更多的竞争。有传闻说《纸牌屋》已经获准在中国播出,这绝对是英明的决策!因为同样的道理,如果海外电视剧能够开放,中国电视剧的制作水平也很快会大踏步前进。
其实,春晚何尝不是如此呢!
韩剧是如何发展成“威胁”的?
李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往大了说,文化产品引导了国民的价值观、世界观及如何认识自身,影响着别国看待本国的观感,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往小了说,文化产品也是社会纾解矛盾的重要方式,是放松娱乐和饭后话题,支撑着数以十万计相关产业人员的营生。
因此,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都将文化相关的政策看得很重。美国人提出的“美国梦”,本质上就是个文化战略,每一部符合美国主流价值观的美国影视作品,都可以被看成是这一战略的成果。“美国梦”无疑是成功的,在全球每年数以百万计去美国的留学生中,不少都怀揣着这样的梦想。与之相对的是法国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倍感珍惜,设计了诸多政策保护其文化产业,阻止外国文化产品进口,这也是美法贸易谈判中的主要矛盾。
在我们的近邻,日本与韩国实行了类似的文化产业政策。一方面,他们对外来文化产品管制宽松,依照市场规律行事;另一方面,这些国家上至政府、下至国民又不自觉地在为本国文化产品叫好,国家也针对文化产业推出减税措施,促成这一产业发展壮大。其结果不言自明,日韩电视剧成为了我国诸多忧心忡忡的家长和专家们最大的“威胁”,日本动漫深深影响了一代80后,也在全球动漫市场中占据了制高点。
从上述国家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文化产业政策也必然在保护主义和开放、行政干预和市场规则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不少人根据制造业、农业方面的经验认为,一国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必须建立在足够的地方保护主义之上,否则,该产业必然被外来的先进者所击倒淘汰。然而,文化产业又有独特性,文化产品拼的不仅仅是技巧和资金,而是想法、创意和历史积淀,后者是不可能通过保护主义解决的问题。我国对此应有一些自信,作为世界第一人口的文化古国,核心竞争力不会因为短短百年就落到人后。
文化产业需要得到一定的呵护,尤其是保护创新、版权和反垄断。一个朝气蓬勃的文化市场必然是一个热热闹闹的市场,包含着主流声音,也有看似离经叛道的尖叫。而来自外界的竞争和争鸣,也是促进这一产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
模式引进节目就像合资品牌汽车
知道《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有啥共同点吗?它们骨子里其实都是“洋”节目。2013年被电视圈称为模式引进节目的“井喷年”,从年初的《我是歌手》到年中的《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再到当下热播的《爸爸去哪儿》,全国各大电视台的引进节目多达30余档,这些当红的电视综艺节目不仅赢得了高收视、高收入,还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成为全民讨论的社会话题。
然而,细究这些节目的根源却不难发现,这些“点燃”荧屏的节目,全是自海外引进的“洋”节目:《我是歌手》引进自韩国MBC电视台同名节目,《中国好声音》源于荷兰著名电视节目《The Voice of Holland》,《爸爸去哪儿》则脱胎于韩国MBC电视台的《爸爸!我们去哪儿?》……
其实,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向海外节目借鉴的风气由来已久。例如婚恋交友型节目鼻祖《玫瑰之约》模仿中国台湾《非常男女》,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模仿英国《百万富翁》,只不过,这些节目多为元素借鉴,并不涉及产权交易。直到2006年,世熙传媒引进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王牌舞蹈节目《Strictly Come Dancing》,并化身为《舞动奇迹》登陆湖南卫视,中国电视界才有了第一档严格意义上的模式引进节目。
经过了这些年的发展,“模式引进”已经从最初的“依葫芦画瓢”“全盘复制”逐渐发展到加入本土化元素的3.0时代。例如在《中国好声音》中,考虑到我国观众还是比较喜欢相对平缓的节奏,在节目中特别增设了播放选手故事的环节;而办到第五季的《中国达人秀》也在叙事方法、舞美设计、评委的设置和互动方面,进行了改变和升级。
当然,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中国电视综艺必须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模式,若是对“洋模式”的跟风和依赖成为习惯,原创动力和能力进而消弭,无异于饮鸩止渴。拿业界一个比喻来说,模式引进节目就像是合资品牌汽车,引进生产线、技术、操作规范之后,中国电视人还必须从中学到全新的创作理念,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这样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品牌,否则永远都只是一个模仿者而已。(杨雯 )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