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斌:该给高考老人泼点冷水

09.06.2015  11:29
      6月7日,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拉开帷幕。早上8时许,在南京一处考点,记者如期见到了现年86岁的中国第一高龄考生汪侠。白发苍苍、手拄拐杖、弯着腰背,在爱心送考司机和交警的搀扶下,汪老第15次步入高考考场。(6月8日金陵晚报)
      86岁,白发苍苍、手拄拐杖、弯着腰背,15次步入高考考场,虽然汪侠老人自己认为“这次准备得挺充分”,但是汪老的乐观、从容背后,还是难免让人有一丝的担忧。毕竟,汪老的身体已大不如前。无论是他的家人,还是媒体,都应该给汪老泼点冷水。
      15年坚持高考,汪侠老人这种活到老、学到老、永不言败的精神固然可嘉。据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汪侠曾4次参加高考都没考上。后来,虽然其从医近40载,但老人还是担心患者信不过自己的医术。老人决定重新参加高考,是希望用文凭证明自己。
        文凭能证明什么呢?汪侠老人的想法也太天真了吧。难道一纸文凭就能让患者相信你的医术?一纸文凭就能证明你的能力?显然都不能。且不说现如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不会在自己的诊疗室挂上自己的毕业文凭。就是历史上那些华佗、扁鹊们,有哪一个有医科大学的毕业文凭?又有谁怀疑过他们的能力?
      事实上,高考比拼的不只是一个人的智商,还要拼体力、耐力和个人努力的程度。仅仅有高考的热情,显然不够。汪侠老人年轻时曾参加过四次高考都未能如愿,现如今体力精力肯定不好和年轻时同日而语,更何况,汪侠已经连续15年参加高考,每次都铩羽而归,已经基本说明汪老并非一块考试的料。
      活到老学到老,不代表活到老就要考到老。不错,我们的社会是提倡“终身学习”,但并不提倡“终身考试”呀。86岁的汪侠老人,本应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让家人少操心。却如此孜孜不倦、甚至拄着拐杖去参加高考,对社会和家庭来说,何尝不是一种额外的负担?
      在前往考点的路上,汪老跟爱心司机说起多年来执着于考试的缘由,强调说,自己参加高考“不为名利,不为功利,是理想、信念与追求”。但是,汪老的理想是什么?说起理想的学校和专业,老人表示“等考上了再说”。可见,汪侠自己都没弄清楚想上哪所学校——参加了15年高考,难道只为博媒体一报?公众一笑?
      最后,还要给热衷报道老人参加高考的媒体提个醒。每年高考季,一些媒体总是不遗余力、浓墨重彩聚焦汪老,这不仅是对高考老人的一种“绑架”,宣传的导向也值得探讨。是不是提倡所有老人都去参加高考圆大学梦?这样的报道,看一次两次还能接受,年年炒冷饭,必然要倒胃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