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鹏:从“跪得容易”看“家长式”威严

15.01.2015  12:14

  上海嘉定区民办斌心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跪在在父母面前,且现场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有家长还说学校以此普及传统文化让人感动。时不时地,会有类似跪拜礼的新闻出现,没有一次不引发舆论争议,而每一次都让我想到《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跪得容易”理论,不禁哑然失笑。

  为了达到“”的目标而设立“孝敬文化节”的“懒作为”,正如为了禁止某种行为而特意设立某部法律一样,简单粗暴、幼稚不过脑,以为快速步入“共产社会”般的会快步进入“孝天下”。如果仅通过跪拜就可以你知我知他知地意识到,我们的社会是充满“”的社会,未免太荒谬。

  假如历史上真有小燕子,真有小燕子的“跪得容易”的话,那我真觉得她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民主斗士吧。因为小燕子即便是在皇权社会,却终于意识到跪原来是一种工具和形式,它很少体现人的诚恳;原来通过这一跪,就可以蒙混过关,就可以减少罪责甚至避免惩罚乃至杀身之祸,而皇上也通过臣子们的这一跪,获得一种唯我独尊的荣耀感与自我迷醉感。臣子与君王相互欺骗,共同合谋与妥协,真是奇观也真够荒诞。小燕子也似乎明白了其中的荒诞。这“跪得容易”让我佩服。

  有人说,你可别看不见,学生和家长可是泪流满面啊。我突然想到朝鲜金大元帅视察他的子民时,子民们个个涕泗横流的场景;我们国家六七十年的偶像式崇拜的撒癔症,同样可以涕泗横流。特有情境下,我们不能否认某种氛围影响所致泪流满面的境况,但是以此说明达到孝道,我是一点都不相信。当人们终于醒来,意识到这一跪跪不出孝道的时候,就会觉得跪的行为简直可笑,恐怕那真是一群装睡的人,我们永远叫不醒。

  有人还说,这可是弘扬传统文化啊,你看复旦投毒事件,林森浩说自己是空的,没有价值观念的可怕情境,能说这没有意义吗?人们以此倍感触动、涕泗横流,还说这没有意义吗?我竟无言以对。不过我倒想了一种可怕的场景,每当社会出现道德滑坡迹象时,诸如同室操戈、不孝逆子的案例发生时,我们就可以发动声势浩大的集体跪拜,只要一跪一哭,这事就暂时解决了,再发生就再一次一跪一哭,简单易行、高效省事。

  王小波说,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没有平等:从打孔孟到如今,讲的全是尊卑有序。我想说的是,可怜的中国娃,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却被父母和学校合谋的“家长式”威严所胁迫。真正的交流与沟通,从来不屑于流于表面的形式,而是用真心比真心式的平等。诸如表现孝道,我们不能用设立“孝敬老人法”、“孝敬文化节”类似的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推动,而是想办法如何将一种孝道理念转化成为人们从小遵从的实践活动。诸如日韩国家,如何将汉文化中优秀因子保留下来,创新发扬并贯穿践行到家庭生活中,难道不该引起足够重视吗?我甚至觉得人家把屈原夺走虽然可恨可批判,但是很有理!

  时不时上演一场跪拜式闹剧,或者组团穿上唐装授课和开会的发扬孝道的形式,不是文化的自信,而是杯水车薪式的思维匮乏的表现。真正的孝,不是一跪一哭式的自我感动、虚假自欺,不是满足于我是“大孝子”般的幻想,而是常回家看看的诚恳、陪坐聊天的细心、注重父母健康的需要和嘘寒问暖的慰藉。没有比平等交流与沟通,达到两代人相互理解的孝的弘扬与践行的更好方式了。

  几年前,按照过年的传统习俗,晚辈可以(大多给祖母祖父,给父母可磕可不磕)在家族的族谱与祭祖三牲前,喊着“XX给你们磕头了”的方式表达对长辈之敬爱。我曾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做,但后来越发觉得虚伪,好像一磕头就真的对爸妈孝顺了一样。最后,我选择平时多打电话给爸妈,只要有空就赶紧回家跟他们过上几天,因为我觉得,那些托口工作忙回不了家的,或者以为一磕头就可以弥补常年在外不能尽孝的愧疚的人,才是自欺。好吧,这次我任性地这样认为了,随你便地去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