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张影响所有人生活的明信片

31.07.2015  12:54
原标题:20张影响所有人生活的明信片

当我们谈论20世纪和21世纪,所有人类的衣食住行,从同济大学质朴低调的“文远楼”、到苹果的电子产品、宜家的家具、无印良品的各式杂货、甚至是我们日常衣物的染花,我们总是很难避开“包豪斯”而言其他。

包豪斯”是德语词“Bauhaus”的音译,可以理解为“建筑设计工作室”或“建筑设计学院”。从1919年由一群有着相同艺术和教育理想的艺术大师在德国魏玛创立,到1933年在柏林被迫关闭,短短十几年时间,它从一间普通的校舍到世界顶尖艺术设计学府、再化身为一种理念,影响力无远弗届,它超越意识形态和时空的隔阂在西方和东方、过去和将来花开遍地。

保罗·哈贝尔设计的明信片

一套完整的20张曾在当时的“包豪斯学校作品展·魏玛”上展出的明信片,近期由与包豪斯的历史密不可分的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藏。

这批明信片属于当时流行的“邮政艺术品”,很多20世纪早期的前卫艺术家对于这种可以批量生产的艺术品形式非常感兴趣,认为这种新型印刷媒介有助于快速地和国际化地传播他们的艺术理念。这种媒介是这种艺术理念中的关键一部分:现代艺术设计并不在于生产那种一次性的、带有纪念碑性不朽的、供某些人专有专享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