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将军纪念馆征集老物件 包括60年前农耕工具

12.03.2014  16:42

  本报曾连续报道张爱萍将军在邗江方巷社教蹲点的住处。去年4月,方巷镇政府利用张爱萍在方巷蹲点期间的办公场所和生活住地,建起“张爱萍在方巷”社教纪念馆。记者昨获悉,作为今年文博城提升完善项目之一,“张爱萍在方巷”史迹陈列布展方案及文案正在进一步完善,力争还原当时的场景,同时通过本报征集上世纪60年代的农耕工具和生活用品。

   张爱萍纪念馆有哪些看点?

   还原张爱萍在方巷时生活的风貌

  邗江区方巷镇文化站站长杨文龙告诉记者,“张爱萍在方巷”史迹陈列布展方案及文案正在进一步完善。据悉,二期工程将分为入口处、图片展示区、实物展示区、影像观摩区、方巷大队文艺宣传队演出区、生活体验区、配套服务区。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发展,张爱萍的人格魅力越发显示出其永恒价值,他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崇高情怀,引导干部、团结群众的工作方法,崇文尚德、普及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仍然属于弥足珍贵的政治营养。”杨文龙称。

  根据最新的“张爱萍在方巷”史迹陈列布展方案及文案,在入口处,将设置一尊张爱萍半身铜像,背景为党旗,铜像背面为“张爱萍年表”,在中心展区之外,还将利用茅屋搭成上世纪60年代的供销社代销点;在广场搭建土台,供文艺演出;楼顶放置高音喇叭,播放“社员都是向阳花”;原张爱萍住处瓦顶改成草顶;在中心展区外墙创作四幅农民画,一为“朵朵葵花像太阳”;二为“人欢鱼跃庆丰收”;三为“载歌载舞过大年”;四为“植树造林美家园”;附属楼改造成食堂和影视观摩区。

   通过本报征集半世纪前农耕工具

   参观者可体验60年前劳作场景

  为了使展览更接地气,在实物展示区将展示张爱萍的生活及办公用品,包括木床、蚊帐、办公桌、军用水壶、老式电话机、老式报架、竹壳水瓶、木式洗脸架、马灯、来文来函收阅袋、海鸥牌照相机、文房四宝等,另一间展示当年方巷大队的劳动工具和生产设施,如大锹、簸箕、莲枪、扬掀、泥罱、风斗、磨坊、油坊、粉坊等。

  据悉,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充陈展内容,例如,对上世纪60年代苏中地区的农耕文明进行展示,这些农耕工具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展品,使参观者不仅可以直观地看到,还可以体验劳动的乐趣。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上世纪60年代的农耕工具和生活用品,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不少老年人希望还能够看到昔日熟悉的老物件,年轻人也对此感兴趣,希望能够体验一番。为此,邗江区文物部门通过本报征集这些农耕工具和生活用品。如果你家还有这些带有历史印记的老物件,可以与邗江区方巷镇文体中心联系,电话为87384643。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