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祯祥:做一名群众眼中的优秀生

07.08.2015  13:05

  杨津玉 江西日报记者 吕玉玺

  “县委书记就像一名赶考的考生,希望能和全县干部一起考出一个好成绩,争取做一名群众眼中的优秀生。”不管是在上饶县任县委书记,还是在鄱阳县任县委书记,张祯祥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最应牢记的是:当百姓官,办民生事。

  善谋发展:挑得了千钧担,当得好指战员

  “发展是第一要务,承担了改革发展这副千钧担,就要当好指战员,打好改革发展这场攻坚战。”2009年,张祯祥任国家级贫困县——上饶县委书记。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大,经济下行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他坚持用战略的眼光研判形势,冷静思考,果断决策,提出了“主攻一园(工业园区),决战两区(城区、郊区)”的发展思路并奋力实施。2011年该县如期实现“双十双百”(财政收入过10亿元、县城人口过1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过100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目标。到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四个标志性变化”:财政收入迈上20亿元台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城区面积拓展到20平方公里;新景区游客人数突破100万人次;县农业科技园获批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在他担任上饶县委书记期间,该县相继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评先进县、全省招商引资先进县、全省民生工程先进县、全省信访“三无”县等诸多荣誉。

  2014年10月调任鄱阳县,为尽快掌握情况,进入角色,张祯祥在半个月时间里,走遍全县29个乡镇,多次住在乡镇,与乡镇干部面对面谈话近200人次。为让干部解放思想,开阔眼界,他率领党政考察团,先后赴外省及周边县市学习交流,通过召开务虚会、问计专家、征询民意,在全县上下迅速形成了对接长珠闽、借力省直管、打造鄱阳湖东岸新兴中等城市的思想共识。鄱阳以“融入大南昌,建设新鄱阳”为总要求,以“一核(中心城区)带动、两翼(园区、景区)齐飞、三区(现代商务居住区、创新创业区、慢生活休闲区)互融、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同步”为总抓手,致力于工业化强县、城镇化兴县、旅游旺县、农业稳县。2014年,该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幅,被评为美丽中国十佳旅游县。

  心系民生:老百姓盼什么,就优先解决什么

  “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我们就要优先解决什么。群众点题,干部答题。”张祯祥坚信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提出只有从“走平坦路、穿保障衣、种放心田、喝干净水、住整洁房、上卫生厕”等百姓看得见、感受深的民生实事做起,城乡人居环境才会持续改观,群众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

  以上饶县为例,全县每年70%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投入。为强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仅2014年就投入4500余万元用于农村清洁工程。在夯实基层基础方面,加大村级办公场所用房建设投入。上饶县财政按每村10万元标准拨补,同时整合相关部门项目资金,率先在全省解决了村级组织无办公场所的问题。在创新干群联系载体方面,张祯祥在提炼总结上饶县“大联系大台账大帮带”活动和鄱阳县“进问解”活动经验基础上,在鄱阳县推行“五民工作法”(民情台账、民情联系、民情恳谈、民事代办和民困帮扶),成立了县委“五民工作”督办中心,开通了“51847”(我要办事情)连心热线。如今,鄱阳县实行县、乡、村干部全覆盖联系到户、困难户帮扶到户,构建起“有户必联、有诉必应、有难必帮、有责必究”的群众工作新格局。

  廉洁从政:常怀感恩之心,正派做人做事

  张祯祥时时以“一日无为,三日不安”激励自己,针对经济发展环境不优、服务企业机制不畅等问题,积极倡导“围墙”意识(围墙内的事企业自主办、围墙外的事服务单位代办)、“三先”理念(同一时间先见客商、先陪客商、先服务客商)和“八办”作风(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巧办、事事快办、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节假日也要办、一切围绕办成办)。他坚持在廉洁从政上做表率,多年来,对家属、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坚持从严要求,一律不得插手工程项目和干部事项,对家乡人在上饶县、鄱阳县经商办企业坚持不提倡、不照顾。同时,认真履行好“一岗双责”, 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与抓经济、惠民生、促和谐同等重视、同步部署、同步落实。以“零容忍”惩治腐败,严厉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据统计,去年10月份到鄱阳任职以来,县纪委共立案97件,处理科级干部16人;对2个单位主要负责人因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不到位进行了问责;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案件14件,处理16人。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