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党报征订岂能靠强制?

09.01.2015  12:17

  1月5日的《许昌日报》,在头版用四分之一的版面刊登了一篇《部分驻许单位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尚未完成2015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和一篇《订阅党报党刊绝非只是任务》的记者手记。此举被网友质疑强行摊派,违反了严禁强行征订的相关规定。目前,《许昌日报》的电子版上,这两篇文章已无法查看。(1月8日人民网)

  《许昌日报》刊登部分企业没有完成党报征订任务的公告,表明许昌市对完成党报征订工作很放在心上。于其报纸征订部门来看,报纸征订确实算是一年一度的重要任务,完不成报纸征订任务,部门领导得“挨板子”。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征订报纸并不是他们的义务,公告曝光了没有征订报纸的单位,显然是逼迫相关企业就范,“赶紧去订阅报纸”。但这样的做法,太过于武断,显然违背了严禁强制征订报纸的相关规定。

  征订报纸,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一种民事购买行为。花不花钱征订报纸,征订什么各类的报纸,都是企业自己的事情。当企业有购买报纸的需求时,企业自然就会自发自愿地征订报纸,何必要靠公告通报逼着来实现?

  换个角度,一些党报内容谈理论往往“高大上”,但却艰深难懂,不够平易近人。其次,是领导版面和会议版面成了主角。百姓真正关注的事情在报纸上反映的不足,群众有困难有需求在表达的渠道不畅,地方有什么重大事项与群众沟通不充分、不及时,即便是有,也语焉不详。等等,都是造成党报与市场需求脱钩的弊病。第三,过于利益化的宣传充斥其间。《常州日报》曾经报道该市某个时间段是该市购房最佳时期类似的新闻。大有替房地产做宣传、充当房市救世主的嫌疑。一些地方的政绩宣传,也令人吐槽。数字造假、事迹夸大等等,已令一些党报变了形,走了样,与党报的宗旨相悖逆。倘若这样的新闻经常充斥于党报,会有多少企业愿意购买“价值不对等”的报纸,又有谁还会对这些党报爱不释手?

  其实,党报强制征订的出现,根本原因是一些党报仍然没有充分走上市场经营的正道,仍然靠着行政强制推行党报经营。虽然党报有思想宣传的政治任务,但与按照市场规律经营并不相冲突。

  还有,在一些地方,即便是通过强制征订报纸,确实完成了任务。但报纸却被束之高阁,落下一层层尘土。对于报纸征订部门而言确实已经过了征订任务关,但对于对于企业而言,不也是在浪费钱财,给企业造成负担吗?强制订下来的报纸,反而会让企业、公众徒生一阵反感。

  强扭的瓜不甜。在报纸征订这件事上,也是这个理儿。两情相悦最重要。而如何让党报更让市场接受,如何告别强制征订的窠臼,尤其需要党报部门放下架子,既要在宣传思想上找准关键点,又要在百姓需求、服务百姓上找到平衡点。按照这样的需求转变经营,党报自然就会远离强制征订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