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政府厕所怎成了“老虎屁股”?

05.12.2013  11:17

  这几天,羊城晚报报料热线又收到数位街坊“上街如厕难”的无奈投诉。联想到此前广州国际马拉松赛一纸“禁尿令”吓尿了不少参赛选手,加上今年11月19日是首个“世界厕所日”,不免又勾起关于上厕所的几多新愁旧怨。(《羊城晚报》12月4日)

  在广州市政协委员的呼吁下,广州市部分政府机关的内部厕所终于面向公众开放了,群众的反映还是积极的,确实解决了部分群众“内急”,但个别开放的政府厕所环境脏乱差也是不能回避的现实。而针对政协委员的呼吁,一些政府部门虽然开放了一些“内部厕所”,但是,有的地方却是将餐厅、加油站等带有私人性质的内部厕所纳入其中而规避政府“内部厕所”开放的呼吁,不知不觉中逃避了政府开放“内部厕所”的义务,难免有群众大呼政府厕所“脱离群众”。

  广州市政府开放“内部厕所”,是经历了女童如厕遭禁从而引发群众不满后的政府自我觉醒和救赎,可以说是未为晚矣的举动。但是,开放的政府厕所的现实是,底层政府的“内部厕所”开放的多,市直部门的厕所却很少见,甚至还有将私人性质的厕所“滥竽充数”的。可见,在一些政府部门,开放“内部厕所”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除了外部推动力度不够外,根本原因就在于部分政府和官员出于管理需要,甚至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官威需要,宁可留住高高在上的形象,也不愿意为解决群众内急而出力,以免自己的一份“特供”被分割。

  抛却对外开放的政府“内部厕所”不说,那些未开放的政府“内部厕所”,就更像是“老虎的屁股”接近不得,“政府内部进入都难,又何况政府‘内部厕所’呢”,这样的疑问无疑道出了政府“内部厕所”开放难的症结所在。虚假开放,开放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自然就有了合理的解释了,面对解“内急”的群众,部分保安人员高声喝斥群众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政府部门说到底就是社会组织的一个载体,都是服务于社会同时也从社会受益。把自身摆在了与其他社会组织不同的位置上,总觉得自身高高在上,实际上也这样高傲地做了起来。越是这样,政府部门越容易与群众的关系形成鸿沟,与群众的关系自然就疏离开来。

  开放厕所问题事小,却折射中不同单位不同人员是否与社会主动融合,是否乐意服务帮助他人,是否具备现代社会管理服务理念的现实。政府部门在这个问题上,更应该主动探索,积极为之。在开放政府“内部厕所”问题上,广州并不是孤独者,陕西咸阳早已开始实践,欧美等国家也是广泛开展,公众不仅可以随便进入政府,内部厕所这样的禁地也在开放之列。

  往大了说,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的“内部厕所”,自然也应该列入为人民服务的范围中。要真正化解政府“内部厕所”“老虎屁股摸不得”的病症,一方面需要借鉴其他地方开放政府厕所的先进经验,提高为群众解决“内急”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则更需要政府部门本着为人民服务,把政府部门摆在城市运营系统中一员的精神,借助政府“内部厕所”主动对接群众“内急”需求,政府与群众之间那种硬生生的疏离感自然就会于无形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