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潜伏”驻京办需要“平权”解决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令撤销,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联络处、会馆等,仍然私下运行。(新华网1月21日)
在国家禁令严格要求取消驻京办的情况下,不少驻京办被裁撤,但也有部分驻京办频换“马甲”,以公司、“在京工作人员服务中心”等名义私下运行,想要结束“驻京办”时代,还得需要“平权”来解决。
驻京办最初的职能是方便地方和中央交流,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在具体操作中,因缺少规范和监督,驻京办衍生的权力变异与寻租,已经成为加快驻京办撤销的重要因素。
在中央已明令取消驻京办后,一些驻京办仍然能够继续以各种形式“潜伏”下来,有其内在动力。一是行政审批权这块“奶酪”对地方的吸引力。“跑部钱进”等已然成为“一些有上进心”的地方驻京办的生存目的。二是权力失范的贪腐“飞地”,因为驻京办处于“两不管”的监控盲区,有的驻京办已然成为贪污腐败的地方,甚至成为个别领导私人生活的“接待办”。无论是哪一种理由,都反映出权力的“八面玲珑性”,这使得驻京办“虽死不僵”。
权力的“八面玲珑性”使得驻京办潜伏存在,而根治这种弊病的唯一办法就是实现“平权”,抓准“驻京办”的“命门”:一是要继续减少中央对行政审批事项的数量,即便是保留在中央的行政审批,也需要通过公开透明规范的渠道,让项目分配给哪个地方,都有明确规范的程序和条件,减少“自由裁量性”,不给行政审批“权力寻租”的空间,堵住“跑部钱进”的“小路”。二是要严格规范地方财务运行监管。驻京办之所以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地方财政管理过于宽松,项目设置过于模糊,缺少必要严格的问责,使得驻京办在资金供给上有比较充裕的资金保证。从财政资金上严格管理,断掉驻京办的财源,加大对违规动用财政资金支持驻京办人员的问责,方可断掉个别地方、个别领导干部的“非分之想”,让驻京办真正“寿终正寝”。(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