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鉴瑞:书法是有生命的线条

13.01.2014  15:44

  文/图 记者徐明

   张鉴瑞,1954年10月出生于江西鄱阳,现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馆长,江西省书法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委员,江西省油画学会学术委员,多有文艺论著及作品见世。自有史籍以来鄱阳英豪侠士,文人墨客接踵联袂,古饶州文渊深厚,与书法艺术更是血脉依存,王献之《鄱阳帖》、欧阳询《荐福碑》、颜真卿《饶州帖》、鄱人姜夔更有《续书谱》、《绛帖评》,历代书家珍若拱壁。

  师从名家先油画后书法

  张鉴瑞曾经是一名知青,后来考入江西师范大学,毕业之后留校工作。工作几年之后,张鉴瑞被派往南京师范大学油画进修班进修。据他回忆,在进修期间,两个老师对他的艺术道路影响巨大。一个是曾经留学俄罗斯8年的徐明华,另外一个是留学法国教师黄显之。

  张鉴瑞开始对书法发生兴趣,始于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邱振中。据张鉴瑞介绍,邱振中是我国文革以后第一批的书法硕士,现为中央美院的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其书法理论在全球华人书法界赫赫有名。

  “邱振中从浙江美术学院硕士毕业以后分配到江西师范大学任教,我们成为同事,很快的也就成了好朋友,通过跟他接触让我发现,书法中有许多令我迷恋的东西:书写的状态,传统碑帖中精彩的东西。”通过邱振中的引导,张鉴瑞开始对书法发生兴趣。

  “书法很简单,一支笔、一张纸、一瓶墨、可见的光,不需要颜色的还原、准确。”张鉴瑞说,从1980年开始,他就开始学习汉简,后来又练习“晋代人”写经文的那种字体,两年之后就试着写行草,前后写了三年。

  到1989年,张鉴瑞的书法作品竟然入选了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这次展览给了它很大鼓励。此后,他写字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1993年,张鉴瑞成为中国书协的会员,从那时候开始,书法成为他业余时间最重要的部分。

  “我觉得书法好有几个重要因素,比如书写者对书写的敏感,对传统的把握,对笔法精到的把握,对章法的把握,所谓章法,就是一张书法中字的疏密、跌宕、结构等,这是画画的人容易掌握的。”张鉴瑞说,尽管他同时在进行油画的教学工作,但是书法更出名了,“不知道我学术背景的人,以为我是书法家,但我其实是一个油画家。

  

  书法油画相得益彰

  吴子南老先生说,张鉴瑞“性不安分”,他本身就是一个疑问号。只要有新鲜的玩意儿出现,就有他的执着参与,不论远近,不计得失,不顾艰辛,千金一掷,非得到手方能安睡。他是秦宣夫、徐明华先生弟子,是科班的油画家,在色彩上曾下过相当的功夫,他又是古琴迷,不仅琴弹的不错,还能斫琴,他在美协并无实职,却成了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张鉴瑞既从事油画的教学、创造,又从事书法的临习和创作,而且皆是兴趣所致。“书法一般不作修改,不会去重复添一笔,但是油画可以修改,两种艺术形式还是有本质的差别。基于这样的情况,在中国从事书法又画油画的人并不多。”张鉴瑞说,西方传统的油画很重视具象、逼真,从颜色到造型都要逼真,中国书法则讲究意像,所以看中国的书法,它的文辞分量已经退居二线,主要看文辞这个载体所呈现的线条以及情调。

  尽管书法和油画有所不同,但是张鉴瑞尽力将两者相结合。这几年,张鉴瑞在油画的用笔结合了书法的手法,他在画油画中的笔触,采用了书法的线条,“书法的线条是有生命,古人讲入木三分,线条要有力度,有生命力,有质量,我在油画中加入有质量的笔触,油画可看性就多了一层。书法手法运用到油画上面,油画中的油料的黏稠、挥洒,走动的痕迹都可以得到更好体现。”张鉴瑞说,这是他几十年致力于将中国书法和油画相结合的一点点探索,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促进。

  张鉴瑞艺术年表:

  2013年,担任《赣商/艺术鉴藏》杂志总策划,创刊号出版;为江西师范大学知行楼接待室创作大型书法作品《水杉歌》。

  2011年,担任新一届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创作大型书法作品《墨池记》;任《馆见》主编,该刊由刘世南题写刊名,与苏敉共编4期。

  2010年,出席中国书法家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有毛国典、王维汉、韩顺任等;书法作品发表《中国书法》;任江西师范大学美术馆馆长;参与巨型历史画《杏岭群贤》、《白鹿书院》的策划与创作;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赣风鄱韵——张鉴瑞、黄四德、曹院生书法展”由沈鹏题写展名,邱振中作前言并主持;为江西省前湖宾馆创作大型书法作品《曾巩诗》。

  2009年,参与南昌千年时间当代艺术馆“艺术江西,关爱生态”油画家写生作品展;“鄱湖秋语书法展”在省文联展厅开幕,傅修延题写展名,同步出版《赣风鄱韵》。

  2008年,作品入《中国千名书法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作品集》;作品入选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

  2005年,出席中国书法家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2004年参加全国百名书法家邀请展;代表江西省书法家协会访问新加坡,拜会新加坡书法家协会陈声桂会长,在其国家博物馆做学术讲座《书法与古琴》。

  2003年,关注古琴艺术,与同好熊文辉、陈向鸿开始尝试斫琴,为北京《中国古琴》报题写报名;江西日报发表“泠泠古琴越千年——张鉴瑞与他的古琴艺术”;为江西师范大学新校区白鹿会馆水杉厅壁书大型题壁作品《水杉歌》;获全国书画院优秀作品奖。

  2002年,晋升为教授,为江西省政府六楼会议室创作大型书法《滕王阁序》,以青绿字镌刻于朱红大漆木板上。

  2001年,入选江西省二十世纪百年名家与新秀作品展,入选第十二回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中央电视台三套播出专辑《翰墨飘香——张鉴瑞的书法艺术》,出版同名作品集。

  1999年,油画《乡村》入选全国教师作品展览;草书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任江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与陈松茂等成为美术学院首批硕士生导师。

  1998年,油画《创造铁的红军》由江西省革命烈士纪念堂收藏;编著《常用毛笔六体书法字典》。

  1997年,书法作品入《正气歌》,图书获文化部“五个一工程”奖;当选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在班级师生讲座以《我看internet》开讲。

  1990年,赴鲁迅美院随法国著名画家克劳德依维尔(ClaudeYvel)学习欧洲古典油画,回校后继续从事油画教学。

  1989年,以行草姜夔诗入选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1987年,油画《五月端阳》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

  1977年,留校任教,担任77级艺术系班主任

  1972年,在鄱阳芦田公社知识青年插队务农、后任村小学教员。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