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语:官员吸毒岂能拿升迁“说事”?

06.09.2015  10:32

  近日,湖南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吸毒事件,再次引发关注。8月25日,岳阳市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临湘市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刘群林因群众反映涉嫌吸毒,已被免职,调回岳阳市检察院,正接受组织调查。临湘市原副市长、公安局长曹青松也因对原市长吸毒事件负有责任而被职。(9月4日《中国新闻周刊》)

  40多岁的湖南临湘市原市长龚卫国,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算是不错的干部。高学历,能力强,有成绩,有口碑,作为地方官员本来有好端端的前程,为啥自己要去沾染毒品?他又是如何走上吸毒这条不归路的?这确实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难道真是由于自己仕途升迁受阻,由此感到心灰意冷?亦或是本性使然?或者是其他因素所致?显然需要从新闻报道的具体信息中来进行逐一分析。

  先说所谓的仕途升迁。从龚卫国从政的历程来看何来的仕途受阻?他31岁时通过公开选拔成为湘阴县副县长,37岁时成为正处级干部,39岁成为临湘市市长。这样的升迁速度算是不错了,但两年之后的2013年临湘市市委书记调离临湘,龚卫国一心想补缺,却最终未能如意,于是有人就将龚卫国的吸毒与仕途升迁相联系,显然这是一种借口和托词。如果说这也是一种仕途升迁受阻,那只能说龚卫国前期的仕途升迁太顺了。总以为自己应该几年一大步,像坐火箭一样节节高升,哪来这样的好事?

  再说其吸毒的具体情况。据悉在龚卫国案发前,地方政府曾开展了涉毒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仅一周时间,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8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15人,查获涉毒违法人员222人。这些数据说明在当地吸毒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换句话说龚卫国之所以能够轻易染上毒品,这应该与地方的社会大环境有关。

  从龚卫国本人的性格特点来看,据知情人透露,私下里,龚卫国是位性格不羁的性情中人。“甚至在饭店吃饭的时候,他对女服务员开玩笑的尺度也蛮大。”显然这就为龚卫国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开了一个大口子。“唱KTV、泡吧、喝酒,样样在行”。与他一起吸毒的人不乏当地搞房地产、基建工程的老板。这个圈子有不少地下交易场所,毒品也是通过这个圈子的内部人员进行交易。

  以上这些信息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龚卫国本人缺乏定力,喜欢在各种场合抛头露面,圈子放得大,交友无底线,这就为其吸毒打开了方便之门。二是在他的身边有一批毒友在撺掇怂恿,在诱惑他下水。因为龚卫国有毒瘾,有些老板希望通过提供毒品,与市长进行利益交换。“依赖毒品的人,通常就会依赖提供毒品的人。”为了达到逐利目的,采取这种手段也在情理之中。

  从个人生活作风上看,显然龚卫国也没有守住底线。据媒体报道,龚卫国曾与一张姓吸毒女子长期保持男女关系。这位女子早先与一位开发商谈恋爱,龚卫国与这位开发商是朋友。3年前,该女子与男朋友在长沙一家酒店房间内吸毒时,龚卫国与其结识。同时在有关部门对龚卫国的生活作风问题进行调查时,牵扯到了多个部门,包括多位女性。另外,在担任临湘市市长期间,龚卫国曾为数位与其有过接触的年轻女性安排工作。

  在理清了龚卫国吸毒的来龙去脉之后,再重新审视他为啥走上吸毒的道路,原因自然就水落石出了。而那种拿仕途升迁受阻作为吸毒借口的说法显然只是一种表象,在中国的官场,还有多少干部在基层默默奉献,如果都以仕途升迁为借口,那岂不就乱了套?没有把持好自己的心态和欲望,没有坚守住底线和原则,这才是其吸毒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