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靓颖结婚:幸好成功 不必成仁

13.10.2015  18:06

  张靓颖的求婚事件,在3个月以后终于有了一个喜人的进展——她和男友冯柯已经爱情长跑多年。7月开演唱会时,她鼓起勇气当众对冯柯说:“如果你还想娶我,现在就上来吧。”可惜,当时冯柯表现得很犹豫退缩,令张靓颖非常尴尬,几乎下不来台。不过,惨不忍睹的一幕总算在早前翻篇,冯柯在演唱会上掏出戒指,下跪向张靓颖求了婚。

  幸好求了,不然,“少诚时代”最重要的一笔资产:张靓颖,将会面临贬值。这对于总裁冯柯和张靓颖本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

  也许有人会说:“当时张靓颖不就是求婚失败吗?有什么好‘贬值’的?难道冯柯不肯娶她,她就不是她了吗?

  话虽如此,但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终归离不开观念和时代。无论中方还是西方,古代还是现代,男人求婚,女人接受,这毕竟是主流态度。虽然“男女平等”被提倡多年,但“男女有异”依然根深蒂固。事实上,在求婚事件后,从粉丝的惋惜声就能看出,人们明白张靓颖多么不容易,明白女人开口有多艰难,被当场推脱有多难受——换言之,人们实际上认为,“求婚”这事本来就不该由女人来干,正如冯柯说:“这件事本来应该由我来做。”现在让女人先做了,还不成功,那她的尊严和身价就难免面临贬抑了。

  这是陈腐观念吗?也许。不过,也是有生物性基础的。

  人类属于哺乳动物,离不开这个纲目的特性,那就是:雌性掌握繁殖权,雄性争夺繁殖权。如果反过来,那就是自然错位了。所以,一到交配季节,大自然到处都是雄性在打架,雌性在观看。谁打赢了,就意味着谁具备优秀基因,可以获得跟雌性交配繁殖的机会——这样的生物性,保证了哺乳动物最优秀的基因能够传承下去。

  生物性决定心理趋势。所以,当哺乳动物发展为文明社会的人类时,文化就出现了“男人求婚,女人判断是否接受”的观念。这样的观念,让母亲可以选择丈夫,保证人类的下一代能够遗传最合适的基因,找到最匹配的养育环境——因此,大家总是觉得“男人求婚,看上去才舒服”,这个感觉是生物性基础的。

  现在,张靓颖主动求婚,把繁殖的选择权交了出去,自己担任“雄性”的角色,让冯柯担任“雌性”的角色,违背了哺乳动物的生物性基础,难免让他们和其他人都觉得别扭。再加上,她和冯柯又有种种关于婚外情的传闻,“小三”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如果她无法和冯柯结婚,就会面临“做了小三还扶不了正”舆论,无论是真是假,对她来说,压力都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张靓颖这次求婚,可谓不成功,便成仁——幸好,终归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