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张立:强制剪发,好心怎如冗发般碎满地?

14.10.2014  11:27

  广西梧州一初中近日发生“暴力剪发”事件:一名副校长将几十名长发男生集合到校内的空地上,并广播让其他师生前来围观他对部分长发男生强行理发。此举引发学生在网络上吐槽,但却获得了学生家长的支持。(央视10月13日)

  副校长为了学生发型远离哈韩、哈日,能够达到中学生的阳光清新,强行将剪掉部分学生头发,却引发学生事后的不满,以及学者们的反对。面对质疑,该副校长表示,即便自己副校长当不成,也不会任由学生继续哈下去。副校长如此悲情,可见其一片“冰心”。但是,剪发的效果,最终是学生心里接受。目前来看,被强制剪发的学生,多数心里并不认同,可谓是伤了副校长的心,作为事件的当事人,副校长甚或上升到教师,应该学会反思。

  应该承认的是,副校长要求学生保持中学生仪表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目标正确与方法适当,往往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方法不当,可能会事与愿违。虽然强行令学生暂时完成了发型修改,但在受强制剪发的学生当中,可能对标准发型产生逆反心理,实际上则是欲速则不达,甚至在师生之间形成对立对抗的情绪。

  副校长强行剪掉学生的“长发”,虽然事前苦口相劝多日,但在众人面前,强行剪发,无论如何,都有损被剪发学生的人格尊严。即便老师倡导的仪表端庄的要求再正确,也可能产生相反的作用。就像学校严禁高中生谈恋爱,严禁高中学生玩电游一样,可能越监狱式管理,学生越“翻墙”谈恋爱、玩电游,最终双方火药味实足,但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在被强行剪发的学生当中,该校长介绍说,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群体方面,他们因与亲人交流的机会少,心理更脆弱,自我封闭、不想与他人交流的欲望可能会随着外界的强制变得强化。面对这种情况,作为副校长,确实有代学生家长管理学生的为师之责,但首先应该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多与学生们交流,从情与理上多沟通,融化学生们对标准发型的冷漠甚至对立,这应该才是副校长推进学生理发的正确道路。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高中生剪发问题,引发师生对立情况时有发生,都是作为校方的管理方与学生一方沟通不够引发的。说理、说教和强制不同的概念,也形成了不同的后果。强制剪发,缺少了对学生心理的探索和尊重,就让老师的一片好心如冗发般碎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