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局强力推进食品抽检监测后处理工作

17.02.2015  18:54

  不合格样品和问题样品后处理是食品安全抽检监测的关键环节,是化解食品安全风险、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有效手段。近日,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召开专门研究会,强力推进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后处理工作。


      会议对后处理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各方密切协作,做到无缝对接,形成处置闭环,处置及时、到位,决不能让已经发现的问题再产生危害;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加强防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加大对问题企业和单位的惩戒力度,决不姑息。同时,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和单位职责和任务,要求食品、生产、流通监管处室对抽检监测问题企业和单位,要查明原因,企业该停产的停产、该整顿的整顿,产品该召回的召回、该下架的下架、该销毁的销毁。会议要求省食品药品稽查局在巩固前阶段后处理工作成绩的基础上,一方面要依据抽检监测结果,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多办大案要案;另一方面,要督促各地稽查部门根据抽检监测报告,切实有效开展查处工作,并追根溯源,彻查到底。


      会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各相关处室、单位根据会议的精神,立即抓好落实。科标处对一年来的抽检监测工作进一步梳理,加快抽检监测信息的及时传递,清理台账,不留“隔夜饭”;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监管处室进一步组织对抽检监测问题企业、单位和产品进行认真排查,特别是对抽检监测出问题的重点产品、特殊食品和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稽查局对前期查处的加快结案,对各地尚未处理完的一一督促按时依法处置完毕。


      到目前为止,全省共对一年来的抽检监督936份不合格报告和问题产品开展了后处理,立案 1759件,责令整改1506家,停产停业87家,销毁处理不合格产品537批,货值金额1731万元,罚没款2839万元。(科标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