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强化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

21.02.2014  18:26

    新华网江西频道2月21日电(记者陈春园)2月21日,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工作会在江西赣州召开。此次会议由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和长沙中心支行联合举办,旨在研究确定今后一个时期在罗霄山片区实行扶贫开发金融联动的工作目标、机制、思路与任务。

    罗霄山片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24个县(市、区),其中有1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23个革命老区县(市)。近年来,江西、湖南两地金融机构通过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贷投入、深化金融创新等多种措施积极加大对罗霄山片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目前,罗霄山片区共有县级及以下银行业金融机构199个,服务网点1359个,其中52.83%的服务网点分布在乡镇地区,除桂东县外,其余县市均实现了金融机构服务网点在乡镇的全覆盖。2013年末,罗霄山片区各项贷款余额1736.94亿元,比年初增长26.32%,高出全省贷款平均增速8.51个百分点。片区内存量银行卡共计1146.47万张,人均持卡量达到一张。

    为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人民银行总行2013年提出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建立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要求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一步做好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服务。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作为罗霄山片区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的牵头单位,积极推动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片区内金融机构工作合力,把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抓好抓实。

    此次会议明确了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围绕国家《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区域发展目标,以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为支撑,以支持片区优势产业发展为抓手,以健全联动协调机制为保障,不断拓宽县域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消除金融扶贫工作面临的市场机制失灵问题,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片区的金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扶贫服务体系。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王信在会上指出,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工作要按照开发式扶贫、商业可持续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实行市场化导向和政策扶持相结合,立足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重点做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体系完善等工作,努力达到提升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实体经济金融服务水平、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水平的目标,切实让片区群众得到更高效、更普惠的金融服务。

    此次会议还审议通过了《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细则》、《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规划方案》。根据《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实施细则》,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将按照“总行统筹、分级负责、县为基础、片区联动、多方合作”的基本原则,建立并实施组织机构、工作会商、政策联动、调研联动、信息交流与共享、专项统计监测以及政策效果评估等多方面的金融服务联动与协调。

    《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规划方案》提出,一方面,要发挥央行调节引导作用,强化金融服务扶贫工作力度。片区内各县(市)各项贷款增速应不低于所属市州各项贷款增速,当年新增贷款总量应不低于上年同期。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支持“三农”的作用,支农再贷款发放优先考虑连片特困地区县市,增幅要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下达专项再贴现限额,引导市级金融机构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加工企业、涉农企业、扶贫助残企业签发或持有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融资力度,帮助连片特困地区企业吸纳就业。

    另一方面,要围绕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积极开展适合连片特困地区需求的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进一步探索扩大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探索用于贷款担保。推动农发行、农行、邮储银行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在每个贫困县市至少各支持1-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作为主办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探索发挥新型农村社区组织的功能,对有生产经营项目、村委会工作能力强、村民诚实守信的贫困村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或整村大联保贷款,力争各县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逐年提升。引导连片特困地区金融机构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力度,适当放宽对小微企业、三农、妇女就业、下岗再就业、大学生村官等贷款品种的审批条件,扩大贷款范围,满足弱势群体贷款需求。建立与当地扶贫、财政、农业等管理职能部门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机制,搭建金融扶贫政银企对接平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