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个“三年强攻计划” 推动发展升级再迈新步伐
——我市上半年经济工作亮点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解读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打造核心增长极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践行群众路线为保障,全力实施工业、服务业、新城建设、旧城改造四个“三年强攻计划”,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势头好、亮点多、变化大的特点。下半年,我市将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推动发展升级作为根本工作要求,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上半年亮点】
关键词:稳中趋好
【解读】
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2.4亿元,同比增长9.3%;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全市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332.5亿元,按省口径计算增长16.6%,位列全省第一,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1.7亿元,增长16.4%,位列全省第三。
同时,我市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4.9亿元,增长11.9%,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三;开放型经济成效凸显,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增长15.5%,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二,海关出口总额46.6亿美元,增长5.8%,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三。
多项经济指标全省首位度明显提升
在经济发展加快的同时,我市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4和12.6个百分点,稳居全省第一;全市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307.4%,同比增长26.1个百分点。
通过技改等手段,全市超六成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下降,1至5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06%。特别是上半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41天,达标率为77.9%,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4.9个百分点,在中部省会城市连续5个月排名第一。
关键词:产业提速
【解读】
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我市汽车、机电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迅猛发展,继江铃30万辆整车、江西五十铃10万辆整车生产线建成之后,江铃股份50万辆整车项目、江铃控股15万辆整车项目正在进行商务谈判,全市汽车产能有望突破百万辆规模。航空、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洪都大飞机项目已成功占位,占地25平方公里的南昌航空城项目开工建设进展迅速,首架C919大型客机前机身部段在南昌航空城成功下线即将交付。今年前五个月,我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5.4亿元,同比增长77.3%。
与此同时,欧菲光触控模组和摄像头模组、中国北车、江联节能、联创光电、微晶玉石等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进展顺利。
已初步形成金融集聚规模
截至目前,全省金融商务区已引进金融机构113家,初步形成金融集聚规模;红谷滩万达广场、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世茂天城等大型城市商贸综合体营运良好,商业业态悄然升级;中国电信南昌云计算基地即将落户,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中部最大的云计算资源池提供地、云服务基地、互联网数据汇聚地。
此外,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向好,早稻生产预计达到102.92万吨,有望实现“十一连丰”。
8个亿元项目落户临空经济区
上半年,临空经济区建设取得突破:昌九大道、龙头岗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铁、公、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正在形成;标准厂房异常火爆,已建成的第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被销售一空;第二期15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并已全部定向销售。
同时,产业招商成效显著,深圳欧菲光产业园、海派通讯智能手机终端、快递(电商)物流园等引爆项目齐聚于此。截至目前,签约落户临空经济区亿元以上项目达8个,总投资115亿元。
关键词:改革突破
【解读】
启动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我市户籍制度改革成效凸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同时,我市简政放权强力推进,启动了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正在对审批事项进行审定。
我市还出台了《南昌市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公费医疗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实施办法(试行)》,全面改革公费医疗;加快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在各县全面推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出台了《南昌市城市供水价格改革方案》,首次实行了阶梯水价。在人事改革方面,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对干部人事制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行干部“全体起立、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
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也取得突破:唐人通服、华宇软件、三星阿兰德、金达莱环保、金格科技等五家企业成功挂牌,占全省挂牌企业数的100%;创新旧改投融资模式,国开基金在我市搭建了首个金融创新试点平台。
关键词:城市“变脸”
【解读】
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齐头并进
九龙湖新城快速崛起,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际博览城等引爆项目加快推进,九龙湖路网工程已完成形象进度56%;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省人民医院新院、省出版集团大型文化综合体项目等教育、卫生、文化优质资源聚焦新城……我市新城建设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我市旧城改造也是如火如荼。通过大力实施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今年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了青山湖西岸二期、象山南路沿线、幸福渠流域改造等21个项目,改造户数约2.1万户。截至目前,已启动11个项目,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9937户,总签约率为47%。
今年,我市开展了第二轮“拆违拆临、建绿透绿”工作,拆除驻昌省直部门及所属单位在城市道路两侧临街的违建临建175处,拆除面积8.7万平方米,占拆除总任务的70%;大力开展“治脏治乱、创文保卫”工作,全市新成立街道综合执法队52个,对社区环境、建筑工地、占道摊点、垃圾广告及“五车”、“六乱”进行专项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城市环境和交通秩序,并顺利通过了省爱卫办对南昌卫生城市的复检工作。
同时,我市镇村面貌也持续改善。全市10个特色小镇试点打造和23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724个新农村村点整治建设扎实推进,第二批通道“五化”整治行动已完成房屋美化7400多栋,栽植树木近10万株。
【下半年展望】
关键词:扩投资促消费
【解读】
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等重大项目
下半年,我市重点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进度,力争全年完成投资300亿元;加快推进轨道交通、十横十纵快速路网和外围干线路网工程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163亿元;加快推进临空经济区标准厂房二期工程进度,力争年内再开工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推进万达文化旅游城、绿地国际博览城、联泰智慧城和九龙湖路网建设。通过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
我市还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实施债券、信托、股票质押、融资租赁、企业上市等多种融资手段;加快推进保险资金入昌,鼓励支持重大项目主动对接保险资金;主动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和对接,建立政府与金融部门的良性互动体系,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投放市场。
放大旅游“卖点”赢得市场份额
我市将积极打造商业特色街,盘活“老字号”,推动夜市建设,重点把西湖区绳金塔夜市打造成我市具有标志性和带动性意义的夜市。
同时,积极推进旅游强市战略,发挥我市红色、绿色、古色旅游特色,发掘旅游景点共性,将单一的精品景区进行“联合”和“组团”发展,推出不同主题的组合产品,放大南昌旅游“卖点”,以吸引旅游者、赢得市场份额,确保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5%、35%以上。还将进一步开展消费促进月、节日促销、美食节、购物节、绿色博览会等活动,以活动促消费。
关键词:深化改革
【解读】
重点领域改革动真格、出真招
今年以来,我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出硬招、出实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按照“分类实施、完善配套、有序推进、尊重资源”的原则,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力争8月底前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建成区户口“一元化”登记工作。
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力争年底前全市各县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进一步加快制定全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实施意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
在园区管理上,我市将在高新区实施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在南昌经开区、小蓝经开区、临空经济区推行企业化运作和管理。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创新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探索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办官助递进式推进的三种模式,采取股权投资、股权质押、风险投资等形式对重点项目或企业进行扶持,逐步建立具有南昌特色的市场化产业投融资机制。
关键词:招商引资
【解读】
开展补链招商和强链招商
站在2014年半年发展的拐点,我市将继续坚持大开放主战略不动摇,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利用区域合作平台效应,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探索建立一套灵敏高效的招商情报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外商可能投资的意向项目、目标、条件,以利于先人一步主动跟踪、吸引和争取,使招商引资有对象、有目标、有项目、有准备。并继续抓好“产业招商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围绕我市汽车、电子信息等九大产业集群,紧盯台湾、香港及沿海发达地区等重点区域,实行定区域、定目标、定责任,开展补链招商和强链招商,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招商攻坚。
此外,我市将重点以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为重要招商平台,积极引进大企业,通过骨干优强企业来带动、促进产业发展,各中心城区以“飞地经济”方式参与工业园区建设,使中心城区积极投身于全市工业发展。
大力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我市将依托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入推进,抓住双十字交叉战略机遇,不断提高城市群之间的人员交流、产业互动、资源共享、物流畅通,为南昌加速打造核心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以“前湖共识”为基础,依托机场、高铁、高速、地铁等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互联,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同时,我市还将以临空经济区为战略平台,全力推动昌九一体化;重点抓住国家设立国家级新区这个机遇,以临空经济区为突破口,从产业、体制两方面入手,为设立昌九新区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关键词:转型升级
【解读】
以做强产业集群为重点
我市将坚持以做强产业集群为重点,在实施工业、服务业“三年强攻计划”上下狠工夫,力争在产业发展升级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方面我市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提升价值链,在资金投放、平台建设、信息服务、人才激励、产权保护等方面下工夫,为产学研用一体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实施信息化优先发展战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中国电信集团南昌云计算基地建设,加快“智慧南昌”建设,通过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此外,我市还将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积极扶持江铃、欧菲光等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主动瞄准世界著名企业和国内重点企业招大引强,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支柱企业和上市公司,力争今年全市超百亿工业企业达到6家。此外,我市将严格按照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2个主导产业,其他县区、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主导产业的原则,加快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加快筹建九大产业发展办公室,不断完善产业配套政策,对电子信息、汽车、食品、新材料四大千亿产业和生物医药、航空制造、纺织服装、新能源、机电制造五大五百亿产业,分别制定涵盖龙头企业培育方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相关内容的产业发展配套政策。
关键词:强化城乡建管
【解读】
加快建设全国重要宜居都市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实施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三年强攻计划”,以新城建设带动旧城改造,以旧城改造支撑新城建设,不断加快南昌建设全国重要宜居都市步伐。
在新城建设方面,我市将咬定“515目标”,按照“生态、低碳、智慧、文化”建设要求,全面推进九龙湖新城开发建设;旧城改造方面,我市将加大房屋征迁力度,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强力推进2014年棚改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今年8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征迁任务。
同时,我市将加大对社区环境、垃圾广告、占道摊点、建筑工地四大专项整治的日常考核,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以320、105国道沿线为重点,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带建设;以724个新农村村点整治、10个试点特色小镇打造和23个“五位一体”综合示范村建设为主要载体,全面推进年度各项任务的落实。
此外,我市将继续保持“创文保卫”的高压态势,对责任范围内全面排查梳理,查漏拾遗,速补短板;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水环境治理,完成赣江抬水工程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项目前期工作,打造“鄱湖明珠·中国水都”建设升级版;继续推进“森林城乡、花园南昌”建设,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关键词:简政放权
【解读】
不断优化行政审批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做好政府行政权力减法,不断促进发展环境优化,让南昌进一步成为投资的沃土、创业的乐园。今后,我市将继续按照“以简放为原则,以不简、不放为特例”的要求,在第九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对一些真有含金量的审批事项真动刀子,并真正落实并联审批、“一条龙”服务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审批效率。
同时,按照市县同步推进原则,扎实推进市县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工作,确保9月底前基本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发展环境专项整治,重点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乱收费等突出问题,提升南昌的政务环境。此外,我市还将健全诚信体系,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依托诚信南昌网,分类建立完善行业信用信息库。
关键词:民生保障
【解读】
继续落实各项民生政策
下半年,我市将继续积极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措施,努力为百姓营造出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社会生活环境。通过大力开展各类公共就业专项服务,力争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87万人,实现新建各类孵化基地15个,新增小额担保贷款 11亿元。
同时,重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社会救助、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方面民生实事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面提升我市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水平;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等问题,让农村地区的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为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市还将大力推进社区网格化体系建设、社会治安防控现代化、“天网”工程建设等工作,提高平安建设水平,提升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记者 曲倩影 葛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