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强:李娜的工资是“单飞”的负累

24.03.2014  12:00

  针对有报道说李娜“单飞”后仍从湖北领工资,湖北省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克勤昨日说,李娜虽已走上职业化道路,但她仍是湖北省网球中心一员,仍代表国家和湖北参加了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并一直为推动国家和湖北的网球事业做工作。(3月23日新京报)

  在今年澳网夺冠之后,李娜身价大涨,据传已经破亿。而媒体报道,2011年到2014年李娜的累计收入接近四亿。湖北省发给李娜的工资具体数额未详,对于已经数钱数到手抽筋、且不喜欢锦上添花的娜姐来说,肯定没什么吸引力。

  不过,湖北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却颇为热情,主任马勤言语恳切:“任何一个单位都应该为自己的员工发工资和补助,李娜作为湖北省网球中心的一员,也不应例外。”这也让我们知道,李娜虽然已经单飞,但她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仍然留在湖北。

  已经单飞的李娜,她的团队是国际化的,她的参赛身份是个人的,她的所有费用都是自掏腰包,还有必要把各类关系留在湖北网球中心吗?如果是为了方便代表湖北省参加各类国内赛事,即使脱离关系想必也不会阻碍组织的征召。

  马勤说,李娜“在世界大赛上取得荣誉,同样也是为中国人和湖北人争光”。此番言语之下另有深意,那就是李娜作为湖北网球中心的一员,她的荣誉即是组织的荣誉,她的成绩也即是组织的政绩。在这种利益纠葛中,也就不难明白李娜的关系为什么仍然留在湖北,一份工资将单飞的李娜和组织牢牢的扯着一起。

  这份工资,李娜不好不领;这份人情,李娜也不能不接。毕竟,不管现在多么大红大紫,李娜终究还是体制内的产物,是组织培养了她,李娜必须懂得“知恩图报”。如果李娜拒绝了那份工资和人情,拒绝了为组织争光,拒绝为组织的政绩代言,她很可能会背上“忘恩负义”的骂名。所以,即使冷着脸,李娜也还是接受了那80万的政府奖金;即使看不上眼,她也得去领那份工资,这近乎成了某种尽在不言中的协议。

  我们以为单飞的李娜很自由,却发现她的翅膀之下还吊着一个“组织”,飞得并不轻松。当政绩和体育发生关系,喜欢咆哮的李娜也只能低下高傲的头,接受组织“锦上添花”的给予。当政绩和体育发生关系,我们看到虽然举国体育倍受诟病,却依然“历久弥新”。

  李娜的工资,是她自由单飞的负累,而背后的政绩体育,却是全民的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