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金融风险可控”

09.12.2014  03:00
 

  “你们可以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6月6日上午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开放而自信的态度受到在场媒体的欢迎。实际上,近一年多来,国内各项金融改革加速推进,金融如何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如何有效化解不断变化的金融风险也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既要服务实体,也要防范风险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而乏力的复苏中,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业同时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服务,同时要更好地防范金融自身风险,防范金融系统性危机。”一开场,王兆星就直奔发布会主题——“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他谈到,当前金融业的使命就是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来稳定经济增长、稳定就业。最重要的是落实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实体经济的措施,以深化改革来进一步激活市场和微观主体的活力。“要进一步增加资金的供给来源,缓解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在增加有效资金供给和减少中间环节方面尽可能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王兆星指出。

 

  有记者提到去年国务院发布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金十条”如今成效几何时,王兆星介绍了这样一份成绩单:一是在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原则下,保持了资金合理的供给总量;二是不断优化结构,实行有保有压,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对国家的重点建设、基础建设、新兴产业、保障房建设以及小微企业、“三农”给予重点的倾斜。同时对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能过剩、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信贷限制;三是银行业通过金融创新扩大支持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资金渠道。

 

  他也坦承,目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处于关键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存在,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反映出金融体系效率还不高,金融功能还不够充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经济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阵痛。在王兆星看来,如何把握平衡和协调支持实体经济和维护金融安全的关系,是金融监管当局面临的不小挑战,应对挑战的办法就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所谓“盘活存量”,就是要保证资金总量的适当供应同时优化结构,使资金流到需要支持和强化的领域和企业中去。王兆星指出,为此要在相关存贷比调整上、对资本市场的开拓上以及在对相关监管指标的考核上实行政策倾斜。

 

  所谓“用好增量”,就是要把每年七八万亿元的贷款增量用好、用活。王兆星认为,这既需要政府的引导,也需要商业银行资产结构的优化。

 

  他强调指出,目前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保持着比较稳定的态势,对过剩行业的贷款比重不是很高。对于媒体比较关心的地方政府平台、房地产等领域的资产情况,他表示“这里面可能有一些金融风险,但总体来说还处于一种可控状态”。他认为,目前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已达到12%以上,贷款损失、拨备覆盖率已达到300%左右,“我们有能力来控制和防范这些风险”。

 

  谈到房地产市场,王兆星透露,目前国内银行业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的20%左右,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占房地产贷款的七成左右,而个人购房贷款的不良率不到1%,资产质量非常稳定。“我们也在督促银行开展相关的压力测试,尽可能提高抗风险能力。目前整个银行业房地产贷款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他表示,将继续执行差别化住房贷款政策,大力支持首套住房需求,抑制投资和投机性的住房需求;重点大力支持保障房的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同时重点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本金、现金流和财务等状况,关注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断裂给金融带来的风险。

 

  规范影子银行活动

 

  有记者提到,当前社会融资成本总体偏高,如何有效降低?银行监管一部主任肖远企认为,一要盘活信贷存量,增加社会可贷资金;二要加强对银行业不合理收费的治理和整改力度;三是缩短融资链条,降低融资额外成本。

 

  王兆星补充道,“融资的经济成本,一是利息,二是费用。要尽可能减少利率因素之外额外负担。银行提供必要的服务收取必要的费用是合理、正常的,但是要坚决解决和消除那种无服务的收费和低投入服务却收取较高费用的问题,在资金成本上降低企业的负担。

 

  针对有人感兴趣的影子银行业务如何规范的问题,王兆星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关键还要增加资金的有效供给。“除了增量、存量下功夫以外,恐怕也要扩大资金的渠道和来源。不能单纯依靠银行信贷这一条渠道,应该发展更多方式、更多渠道的资金供给,这就包括银行以外甚至影子银行的一部分,包括所谓影子银行当中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信托、私募基金等等,也是资金供给的有效渠道之一。

 

  他同时强调,由于有些金融活动缺乏规范透明运作和风险管控、有效监管,可能会形成一定的风险,甚至会形成很大的风险,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必须在支持多方式、多渠道资金供给同时,对一些不透明、不规范,而且缺乏监管的金融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和监管。他透露,银监会已经对同业业务提出新的规范意见,并即将对理财业务的治理提出相关规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