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了“低头族”(且行且思)

15.11.2013  01:11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过去上网成瘾,现在断了网线,锁了电脑,可又迷上了手机,随时随地都能上网,甚至上着课也偷偷看手机,如今的孩子真是越来越不好管了……

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行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6.8%,其中,78.8%的未成年人一周至少上网一次;未成年人首次上网年龄在10岁及以前的比例高达61.8%,17.5%的未成年人在6岁以前就开始接触网络。北京市妇联近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城市儿童生活形态报告》也显示:4岁至6岁孩子中,约有53%会上网,将近八成的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

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让许多孩子变成了“低头族”。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自从用上了手机,和同学打电话反而少了,和父母交流也少了,有时连话都懒得说;可是发短信、发微信却接连不断,用手机上网没完没了。家长们担忧:痴迷手机不仅会损伤孩子的眼睛,而且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为了把孩子从“低头族”中“解救”出来,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了很多办法,总想在孩子与手机之间建起一道“防火墙”。然而事实证明,这种一味“”和“”的办法很难奏效。因为,我们毕竟已处在移动互联时代,许多家长本身就是“低头族”、“微博控”、“微信控”,身教胜于言教,有什么道理能说服孩子远离手机呢?

孩子需要昂着头成长。如果我们的孩子都变成了“低头族”,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必须引起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但是,孩子是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要解决孩子的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人们还须在自己身上找找问题。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