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精准扶贫遇上“互联网+”

11.10.2015  15:06

  张来高 江西日报记者 陈斌华

  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位于县城西南24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亩,全村8800余人,近三成是贫困人口。

  今年3月,村民宋建辉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村头开了个电商便民服务站,村里年近六旬的贫困户宋有亭便把自家产的毛芋仔拿到了服务站。“毛芋仔在市集上每斤卖1.5元,在网上能卖到每斤3元,前几天我刚卖出去20斤。”宋有亭高兴地说。

  “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等服务,目前上线的农副产品有农家自产的土鸡蛋、红薯和芋头,以及野生茶菇、手工麦芽糖等。”宋建辉介绍,服务站可为村民开展农副产品代销、小额取款、代缴水电费、快递、手机充值等业务。开业一个多月来,服务站帮助村民代购代销270余笔,累计交易金额3600多元。

  除了电商服务站之外,宁都县还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在县城建立县级运营中心,在乡村设立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站,并在其相关电商平台开展宁都产品在线销售;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宁都生鲜农业“京东产地直供”“京东产地直发”电商基地;与飞天麦光光集团合作,建设乡级电商服务分中心4个、村级服务站21个。

  在宁都,“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小布岩茶、宁都肉丸、大沽野生山茶油等土特产长期“深藏闺中”。今年以来,宁都县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电商、孵化电商、服务电商,使电商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推手。如今,农村土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平台,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