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少年流落他乡三载 铅山民警热心助其回家

07.11.2013  16:31

三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弟弟的下落,日夜都在担心他的安危。在铅山警方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找回走失的弟弟。”10月14日,亲人们在铅山县葛仙山派出所见到走失三年的云南省富源县彝族少年杨方永,激动得泪流满面。

日常走访,得知村里来了个流浪少年

10月2日,葛仙山派出所所长李静敏带着两名民警像往常一样深入各村走访,了解治安状况。当他们来到港东村时,村妇女主任查爱青称,9月底村里来了个衣衫破烂、浑身脏乱、口齿不清的流浪少年,好心村民见其可怜,便收留了他。

民警当面询问了这位流浪少年的家庭情况,但其有明显的抵触情绪,不愿与人交谈。在查爱青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勉强开口,得知他是云南人,他家县名中带有“”字,自己真实姓名的谐音为“杨帆勇”。

李静敏意识到这个流浪少年有智障表现,很有可能是走失后与家人失去联系,立即安排民警占继权尽快帮其找到家人。

大海捞针,终于确定他的真实身份

要想帮他找到家人,首先必须确定他的真实身份。

占继权先是在全国失踪人口系统中重点查阅了云南省的信息,但一天下来却一无所获。

如果他办了身份证,应该能找到家庭住址。”占继权按照这一思路,根据当事人提供云南省人、县名中带有“”字这一信息,上网查阅,发现云南省的县级城市中带“”字的有好几个,根本无从下手。他只能利用公安内网,打上谐音为“杨帆勇”的姓名,在云南全省范围内查询。面对近千条的人口信息,逐一进行核实。10月11日,经过近十天的努力,他终于得知流浪少年的真实身份:杨方永,彝族,1996年出生,家住云南省富源县。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帮助下,占继权与杨方永的父母取得联系。

热心相助,流浪三年终于踏上回家路

10月14日,杨方永远在深圳务工的表哥来到葛仙山派出所,见到了杨方永。

据他表哥介绍,杨方永患有智障,父母都是农民,家境贫寒,无钱医治。2010年,小学还没毕业的杨方永跟着老乡到缅甸务工后,觉得赚不到钱,又跟着他来到浙江义乌做运水工,没想到几个月后走失。家人也多次来到义乌找寻,并在报纸、电视上刊登寻人启事,一直没有他的下落。“真是太感谢了,当葛仙山派出所通知我们找到杨方永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激动得睡不着觉。”杨方永表哥激动地说。 (张建波)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