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拾荒者竟成垃圾分类主力
“垃圾分类”,很多人耳熟能详,但是,目前南昌城区约5000多个分类垃圾箱大多形同虚设。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南昌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上仍停留在纸面上,相应的法规与奖励机制未出台,回收利用技术至今存在空白。
分类垃圾箱形同虚设
7月3日,记者走访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及东湖区相关路段,发现分类垃圾箱中果皮、纸屑、塑料袋混杂。环卫工人将垃圾一股脑倒入垃圾车,运走后也无人分类,进一步回收更是无从谈起。
市民胡先生说,他一般是看到垃圾箱就扔,从不管分类问题。家住红谷滩新区的沈女士平时会特意将塑料瓶、废纸壳专门挑出集中处理。但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常识,沈女士坦承自己不清楚,“我只是挑一些废品去卖钱。”
配套技术与措施跟不上
实际上,垃圾分类更多靠的是环卫人员和拾荒者的自发行动。记者在红谷滩新区丰和垃圾站看到,垃圾站工作人员将饮料瓶、废纸壳甚至是废餐盒、废纸杯都进行了分类收集,希望能够通过收废品补贴家用。
南昌市城管委环卫处工作人员肖永忠表示,目前垃圾分类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缺口很大,而保洁人员也并非专门的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拾荒者和环卫工拾取垃圾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有一定成效,但翻捡垃圾影响卫生,也存安全隐患。在肖永忠看来,通过以上手段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并非根本之计。
据悉,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分类后还要进行回收、拆分、运输和处理,没有科学的回收步骤及后续工作条件,对垃圾进行分类只会是“纸上谈兵”。南昌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足够的投入,目前垃圾分类技术不够成熟,配套措施无法跟进。
广州成都做法可供借鉴
早在200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就已经颁布,明确规定城市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南昌市从2007年起,也在街头摆放了生活垃圾分类箱,倡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但据了解,对于推进垃圾分类,南昌市的相应地方法规依旧不够健全,法律责任不够明确。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信息宣传处处长李一峰坦言,垃圾分类是长期而艰难的任务,管理部门很难运用相关法律强制居民进行分类,只能进行引导,该问题很大程度上依赖市民自觉。
据了解,南昌市生活垃圾多年来一直采用填埋处理的手段,这带来了费用高、隐患多、浪费大的问题。而且,生活垃圾主要由位于南昌经开区的麦园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近年来该垃圾处理场需要填埋的总量已达2100吨/日,超出建场时设计总量的两倍多。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占地和污染,甚至变废为宝,这在全国已成共识,对南昌来说同样势在必行。实际上,外地早已有先进做法值得南昌借鉴。
2011年广州全面启动垃圾分类,并制定了国内首个垃圾分类处理地方法规,强制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违规个人将被处以50元人民币罚款,对于主动处理的行为,政府会出资奖励。由于效果良好,2013年广州市将暂行规定“转正”。
而在四川成都,当地垃圾处理企业则为居民提供垃圾袋和专属二维码,居民将不同的垃圾分类装好,然后在包装袋上贴上二维码,企业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后,居民可获相应积分。居民通过积分可兑换洗洁精、牙膏、纸等生活用品。
江西华邦律师事务所律师魏侃表示,只有让更多的民间主体进入到南昌垃圾处理市场,才能解决处理技术不足,处理成本较高的问题。政府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对居民分类回收垃圾的行为进行奖励。此外在处理技术、相关配套措施都能跟进的情况下,南昌也可以通过立法手段扭转垃圾分类的尴尬局面。
南昌垃圾分类将来如何破局?肖永忠向记者透露,近期相关部门会推出实施方案,选用若干小区作为试点,安装分类垃圾箱,并对居民进行引导,如果效果良好会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记者 杜金存 实习生 吴俊宇)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