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彦鹏:高校“神器”为何总拿学生开刀

28.11.2014  14:43

  日前,江西师范大学刘一儒老师发明了一种二维码签到考勤系统,给12级传播学院每位同学一个对应学号、姓名的二维码,学生上课前扫一下,签到名单就会导入电脑,老师能与原名单比对。以后帮人签到、一人签多人的现象将很难出现了。(11月27日《江南时报》)

  作为该校的学生,笔者应该庆幸自己的一条腿已经跨出了校门。面临毕业,就极大可能地逃避了这个框架的束缚。再者,并不像报道中所言,刘老师只是给自己所代课的学生做了签到二维码而已。但是,如果万一哪天全校开始施行这一签到方式的话,那岂不成这样:老师在讲台上叫好,学生在底下叫苦、背地里骂爹骂娘。

  其实,在高校中,类似的做法早已不新鲜。去年,厦门理工观光与酒店管理学院启动了“听课票”制度,学生进教室先领"听课票"。今年2月,闽江学院音乐学院配置了高端人脸识别机,学生需扫描脸部完成签到。还有蓝牙定位点名、指纹打卡点名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此看来,种种“神器”的背后,也让高校伤了不少脑筋。可是,在为高校或老师的发明和创新感到欣慰时,我们更觉心凉。发明创新总归是一件好事,但是一码归一码,花费气力的目的竟是防止学生翘课。笔者不禁要问,高校或老师的心思是不是花错了地方?

  不能否认的是,这些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课堂出席率,防止一些学生打游戏等,在寝室干一些无谓的事情。但话说回来,这类学生毕竟是少数,就算把他们“要挟”到教室去,谁又能保证他们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呢?

  像一些公共选修课,一个教室要坐百十号人,老师如果按花名册一一点到,是得浪费大把时间。但是,一门课如果有那么多人去选,只能说明代课老师以及其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和认同。再者说,课堂不是菜市场,买完菜就转身走人——这些公选课的老师往往会在开学初,花一半节课的时间象征性点点到,真正的目的是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这应该才是人文教育的起点吧。相反,假借第三方签到,只是保证了人数,也只能保证人头数。

  再者说,高校或老师致力于这种形式主义的事情,而且还乐此不疲,殊不知,政策下面就是对策。老师要求用二维码签到,学生立马想出“大不了截个屏发给其他同学,让其代签”;如果老师把得严,立马换种方式——“进门时先刷自己的二维码,出门上趟厕所回来时再帮别人刷”。

  实际上,政策与对策只是浮在表面的现象,而其背后却是学生对老师产生的敌意。有一位老师的话让笔者记忆深刻:逃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逃了课的时间去干什么。而这位老师的课堂,却很少有人缺席,大家的关系处得也相当不错,亦师更亦友。反之,有的老师把心思花在了政策的制定及施行上,学生把时间花在了如何应付的对策上,这才是浪费,不仅浪费心思和时间,还消费了大学之道,以及师生关系。

  现在人总是会怀念那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时代,不是因为当年蔡元培先生的教育有多先进,而是那时候的教育理念下,老师是个为师者应有的样子,学生是个年青人应有的样子,自由的思想,和谐的关系……再看看眼下,高校各种“神器”频出,煞有一种“磨刀霍霍”向学生的景象,师生之间沦为猫鼠之关系……大学之道还在吗?当防止逃课成为热议的话题时,此“教育”,还是彼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