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弄:认知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的核心地带

27.01.2015  10:20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26日电(王仁和) 斑驳的围墙边,老建筑正在紧张修缮;幽深的小巷里,老窑址在抢救性发掘。1月24日,参加“认识china从景德镇开始”系列活动的40余名全国主流网站负责人、资深记者和知名博主走进集“窑、作、居、厂”四位一体的景德镇历史街区——彭家弄,参观老窑址和传统民居,认知景德镇传统制瓷手工业。

    一街一研究 发现老城街巷风韵

    彭家弄老街紧邻景德镇御窑厂,占地面积28亩,弄内分布有会馆、书院、柴行、寺庙、窑房、作坊、米谷行、钉鞋(木制雨鞋)店、栅门、戏园、竹器店、普通民居等,具有明清时期形成的沿河置窑、沿窑设作、依作而居、极具景派建筑特色的典型城市格局,极富有文化和地域特点。

    “这里的建筑大多兴建于清朝,反映了景德镇市传统制瓷手工业生产、水运商贸、传统居住街巷的风貌特色,曾经是千年瓷都“藏富于民”的典型象征。”曾担任景德镇市政府瓷局副局长,现任陶溪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力为记者们解说到。

    走进彭家弄,脚下踩着的是石板路,抬头看见的是各式门楼。这里每一个路口,每一栋老屋都散发老城的风韵,仿佛在述说着它们自己的历史故事。

    从文献和考古调查情况记载,景德镇市的老城区形成于五代、宋,成熟于明清。曾经,这里是最为繁华的地区,随着时间流逝,老城区逐渐老去。如今,彭家弄的旅游文化价值被人们重新认识,正在着力挖掘、保护、开发。

     一屋一设计 再现明清里弄肌理

    2013年,彭家弄老街区保护利用项目由清华大学规划院总体规划,采取一屋一设计的个性化修缮保护方法,对里弄重要民居、彭家弄周边凤楼、瓷行、会馆等重要历史建筑进行了修缮。

    “砌墙用的砖头都是原来的老窑砖,泥灰也是用田里的泥和石灰搅拌的,这样砌起来的墙才会和原来的老墙融为一体。”工人师傅正在对古建筑进行修复,把属于每个建筑自己的风韵保护与传承下去。

    “修复房屋使用的大多是原有的木料,修复重建的难度很大,需要把屋柱、房梁、檩条等逐一编号标注,然后尽量完整的拆下来,将损毁严重的构件原比例制作安装,直至恢复原貌。”古建修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观察到,景德镇对彭家弄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采取的是探索原态保护与修旧复兴相结合的保护利用模式。目前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彭家弄初步再现了明清时的里弄肌理。

     一窑一发掘 复兴瓷都文化遗产

    在彭家弄,有许多景德镇重要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其中包括黄老大窑、刘家窑遗址、帮会会首、烧作两行老板居所等,是古代产城融合、生产生活方式一体的鲜活缩影。

    “这里是明、清御窑厂官搭民烧包青窑(指保证所搭烧器皿质量为‘青品’的窑,‘青’为行话,指瓷器成色很高)的主要生产区。

    “这是黄老大窑遗址,建于清代,位于御窑厂西北角,主要烧制地处彭家弄一带坯房的瓷坯,还搭烧御窑厂瓷器,1970年停烧。

    “这是刘家窑遗址,建于清代,与黄老大窑廊桥相连。20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后为新华瓷厂仓库。

    ……

    刘子力现场解说起彭家弄的老窑址,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娓娓道来。

    2013年以来,景德镇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黄老大窑、刘家窑等柴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

    “通过此次抢救性发掘、开发,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重放异彩。”刘子力说。

    据悉,下一步,彭家弄将依托御窑厂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优势,与御窑厂互动配合,打造陶瓷文化产业核心地带和世界陶瓷文化寻根问祖胜地。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再现了昔日风貌的彭家弄,将成为认知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核心地带,在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