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因一封信倒下 林彪“踏”上他的身躯

29.11.2013  22:41

1959年7月的庐山会议(资料图)

  本文摘自《毛泽东和他的高参们》,顾保孜 著,杜修贤等 摄影,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6

  彭德怀做梦都想不到:一封信竟然激起“千层浪”。今天我们重读这封信,不仅丝毫嗅不到反党的情绪,反而只能感到一颗赤诚的心在搏动。

  1959年的夏天特别炎热,党中央决定在著名的避暑胜地──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以便系统地研究怎样有效地克服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的偏差,为完成本年度的“大跃进”计划扫除障碍。

  就这样,彭德怀带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登上了庐山。

  庐山,真是人间仙境,前来赴会的领导者们暂时远离尘嚣,放松精神,从容议事。会议最初几天,与会者大都心情舒畅。

  毛泽东也是谈笑风生,以特有的散淡风格,向全体与会者谈了这次会议要研究的十九个问题,涉及读书、形势、任务、体制、食堂、学会过日子、综合平衡、产品质量等。

  关于目前的形势,毛泽东很欣赏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的三句话,就借用来概括,即成绩伟大,经验丰富(实际上问题不少),前途光明。他专门谈到了“大家要冷一下,做冷锅上的蚂蚁,不要做热锅上的蚂蚁”。

  “去年情况本来很好,但带来一些盲目性,只想好的一面,没想到困难一面。

  毛泽东用强调的口气说:“总之,怪话不少,要让人说。

  毛泽东的定调讲话,和庐山的云雾一样,驱散了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暑气,会议的空气轻松起来。

  刘少奇的话,更使“神仙”们飘逸起来。他话语不多,但切中要点:“1958年经验丰富,教训深刻,最大的成绩是得到了教训,全党全民得到深刻的教训,毫无悲观、抱怨之必要,不要责备下面。

  他对会议的总的调子是这样解释的:“成绩要讲够,缺点要讲透。

  第二天,分组讨论,人们发言之坦率与热烈,可以说是过去党的会议上少见的,或许是现实现状逼使与会者不得不谈。

  会议按照当时的行政大区编组,共分6个组,彭德怀参加的是西北组。从7月3日到7月10日的8天中,他先后作了七次发言和讲话。以他自己一贯的毫不掩饰的风格,多次讲到了问题的敏感处,并且直涉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