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五举措”抓地灾防治工作

09.04.2015  10:32

  全省防汛会召开后,彭泽县及时召开部门会议,认真分析今年复杂的气候形势,积极部署2015年地灾防治工作,采取五项措施,做到早动员、早实施、早预防,确保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目标责任,把领导负责制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全过程。为了提高会议级别和参会部门的覆盖面,4月初,县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与全县防汛工作会合并召开,在会议上印发防灾预案、应急预案,安排部署全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并与各各有关部门、乡镇签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二是创新形式,搞好宣传。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6·25”土地日等纪念日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利用民间力量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面.如该县利用“自行车俱乐部”人多、机动性强等特点,配合做好宣传工作,起到良好效果。截止目前,共发放地灾防治科普宣传手册5000余册,防灾避险宣传画3000张,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2000余条。

  三是建章立制,狠抓落实。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编制方案;建立健全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灾害速报、零报、日报、周报、月报、24小时值班等制度,严格抓好落实。政府确定各地质灾害点监测人和防灾责任人,分村、社区召开地灾地带群众会议,明确各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和撤离路线,增强群众防灾意识。

  四是监控到位,有患必治。平时加强监测监控,及时研判灾情。对排查出的重灾隐患点及时划定灾害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编制隐患点防灾应急预案,明确监测责任人、预警信号及紧急情况下的避让路线等,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并向社会公布,对重灾隐患点实行24小时值班监控,随时分析灾害变化情况,依法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成因进行分析论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五是加大投入,保障经费。近两年县级财政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如为确保观音山治理工程顺利推进,县政府投入2000余万元对周边受威胁的百余户居民房屋进行拆迁。2014年县政府出资十万余元对解放路148号崩塌隐患点进行治理,有效规避了灾害风险,切实保障了5户27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15年积极申请财政监测经费,将53个监测点按人均每月100元的补助标准,发放给监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