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早莺争暖树 彭泽“双城”驱动吹响新型城镇化号角

04.02.2015  13:16

  魏 莉 时海生 江西日报记者 练 炼

  江随城动,城环山绕;湖在城中,城中有河。这是正在建设中的彭泽新老城区给人留下的印象,江景、湖景、河景、山景等自然元素给彭泽城市注入了灵气。

  浩浩扬子江,悠悠鄱阳湖,为彭泽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这座沿江沿湖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全省“沿江开发、昌九一体”等发展的春风,彭泽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一座蕴含灵气、令人向往的千年古城正朝着“江西省港口工贸城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山水旅游城市”的目标大踏步迈进。

  “双城”同驱,城市半径大幅增长

  近年来,该县大手笔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实现新老城市相向发展,城市新貌美轮美奂。

  新城拓空间。2014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33亿元,实施了重点城建项目64个,完成了双峰隧道、绕城公路工程建设,实现了新老城区、城区园区大贯通,山南新城初具规模;通过南移东拓,将县城规划核心区扩大至30平方公里,拉开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框架,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澎湖湾工业园、矶山工业园为支撑,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辐射的城镇体系。

  老城提品位。近年来,该县加大了老城改造的力度,加快了城市管理的步伐。通过推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工作机制,在城区开展卫生绿化达标活动,经常检查评比,形成了日常化、全民化的卫生保洁局面;建立绿化美化、专业市场管理、经营秩序等多个督导组,对城区建设和管理进行专项督查;开展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设置交通标志,规范乱停乱放行为。目前,城区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05平方米;城区内一路一树,一街一景,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镇一品”,特色小镇乘势崛起

  雾气氤氲缭绕,漫步在原生态的浩山万亩竹海中,坐在海形古色古香的红军山庄里,尽情呼吸清新的空气,如此“奢华”的体验,是浩山乡普通农户平时在家就可享受到的。

  如今,像浩山乡以“古色、绿色、红色”为特征的彭泽特色小镇越来越多了,其中上十岭国家级森林公园、棉船万亩花海、天红龙宫洞国家4A风景区、马当炮台等,都为该县特色小镇增添了魅力。

  留住青山绿水,让人记住乡愁是新型城镇化的特征。近年来,该县借助“镇村联动”平台,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通过突出集镇改造与中心村建设相结合,重点打造定山、马当、龙城、黄花4个重点镇村联动点;大力实施太平、芙蓉、黄岭、黄花、浪溪、太泊湖等6个乡镇高速沿线村庄整治提升工程,扎实推进67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农村信息化、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作成效显著,打造了一批和谐秀美乡村示范工程。湖牛路上升为国道进行改造,县城至黄岭道路建成通车,东升桥、芙蓉桥实现原址重建,县域大循环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通自然村公路建设总里程达77.8公里;农村公路绿化养护同步推进。

  新型城镇化,助推工业经济“裂变

  近年来,该县通过完成彭湖沿江大道、绕城公路、彭湖湾工业园、矶山工业园、综合工业园的基础工程建设,将沿江各乡镇纳入城市“一盘棋”中,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同步发展,带来工业经济呈“裂变”增长。据统计,2014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15.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3亿元,增长34.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4亿元,增长21%。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1.4亿元,增长10.1%;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8亿元,增长22%;工业增加值54亿元,增长13.2%,工业利税16亿元,增长31.3%;工业固投98.5亿元,增长38%。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城镇化建设的基础,为该县五年决战工业600亿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