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棉农惜售观望 家中棉花堆积成山
10月19日,彭泽县棉船镇,秋风将棉花秆吹得哗啦啦作响。棉花丰收了,该镇经星村棉农吴多明却高兴不起来。往年从9月下旬开始,收购棉花的车一辆辆开进村,而今年到了10月中旬,也很少看到有人上门收购。其实,彭泽县几乎所有棉农家的棉花都已堆积成山。今年是国家棉花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试点(仅限于新疆)的第一年,棉价逐步回归市场,棉农也在市场震荡中惜售观望。
收购旺季市场静悄悄
彭泽县是国家产棉大县,尽管今年种植面积比去年少了3万亩,但23万亩的种植数量仍遥遥领先于我省其他地方。
吴多明今年种了20余亩棉花,目前已采摘棉花2000公斤,占其总产量的一半。老吴说,往年这个时候是收购旺季,但今年几乎无人上门收购。闻大青种有棉花51亩,现在1万公斤全部堆在自家房间。他说:“价格太低,不愿卖。”种了40多亩棉花的老王已采摘棉花5000多公斤,晒干的棉花已堆满三间房,地里棉花还在陆续采摘,棉花储存将成问题。棉花几乎无人收购,经星村大部分棉农甚至腾出房间堆棉花,白花花的棉花堆得像小山。
彭泽县农业局副局长樊文华表示,今年全县棉花的产量预计达到2.5万吨,一些棉农对现在的收购价不满意,持观望心态。
当地棉花加工企业表示,原来国家实行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国家实行指导价,不论有多少棉花,国家包收,资金回笼不需考虑。现在市场放开后,企业风险加大,不敢多收,也不敢提价收。
棉农嫌价低 企业怕风险
据了解,去年棉花上门收购价格为每公斤8.4元,而今年棉花收购价格每公斤6.3元左右。有收购商打电话给种棉大户,预约收购事宜,当说出今年收购价时,种植户第一反应是,价格太低,先不卖。吴多明说:“种植一亩棉花仅肥料、农药、种子就要花费700元左右。以每亩产棉225公斤计算,今年一亩棉花毛收入1400多元,除去成本仅剩700元,扣去人工成本,几乎无利可图。”
彭泽县拥有10余家规模较大的棉花加工企业,缘何迟迟不开秤收棉?彭泽县棉花协会会长徐雷鸣认为,主要是本县加工企业担心下去收不到棉花,“怕放空车回来”。收购商与棉花加工企业则坦承,棉价回归市场,价格高了会有风险。“棉农不愿卖,我们也不想收,看不清市场,收了不知怎么办?”
彭泽江北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大型棉花加工企业,面对当地棉农的观望,只好赴湖北黄冈农村收购,收购价为每公斤6元左右。经过加工的皮棉运往广东、福建的一些纺织厂,每吨均价约1.45万元。该公司工作人员说,扣除每吨600元的加工费与银行利息及税收,利润微薄。
为何在湖北黄冈能收到棉花?工作人员说,当地农村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部分农民利用少数旱地种植棉花,对于这些农户来说,产量不多,价格高低不是很在乎。而对于依靠种植棉花养家糊口的彭泽棉农来说,对棉价更在意。当地一家棉花加工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到现在仅收购不到百吨棉花,而去年这时已收了3000吨。
专家:产业化、规模化为解决之道
“国外棉花便宜。”善于捕捉棉花市场信息的棉农吴多明道出了当下棉价下跌的原因。有专家表示,由于国际国内棉花市场的较大差价,加上劳动力成本、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叠加,加大了国内棉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我国棉纺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再加上国家储备棉巨量库存难以消化,财政补贴压力增大,棉花供过于求,已执行三年的临时收储政策退出有其必要性。这也意味着国内棉价将回归市场。
省社科院社会经济研究所所长麻智辉介绍,在我省农村,一家一户的种植面积较为普遍,但这种生产方式太过分散,效率低下,很难形成规模化效应。棉花种植费时费力,从未来走向看,国家搞不搞补贴和目标价格,农户棉花种植意愿都趋于下降。面对这一情况,棉花生产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道路才是破解目前困局的办法。实际上,棉花产业规模化经营在省外早有先例。新疆、山东等地都是以家庭农场形式,采购大型农机进行机械化采棉,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江西日报记者 杜金存 实习生 吴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