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民间特色龙灯——大型板龙迎新年

25.02.2015  14:02

  板龙在表演。

  板龙是彭泽民间一种别具特色的龙灯,起源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因龙身皆用长条木板连接而成,故名“板龙”。板龙以一村或一姓氏为一龙,3-5年出游一次,龙的节数以一户一节或一丁一节,长度不等。

   龙头由4名艺人花40天完工

  2月22日大年初四上午,在彭泽县马当镇茅湾村祠堂门口,一条100多节,2000多米长的巨型大板龙亮相,吸引了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前去看热闹。浔阳晚报记者也赶到了现场,和村民一起感受到了那份非凡的热闹。当地负责组织游龙的柯红星老人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该村是彭泽板龙传习所,是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地,上一次游龙是2008年。由于村里大多数年轻人想游龙,村里的几位长辈就开始张罗,请来扎龙艺人开始制作板龙。

  记者了解到,这条巨型板龙长101节,龙头重达150多斤,必须要两个力气大的男子才能扛得住,每节龙身的材料除了木料、竹篾外,外面用红布裹成,非常喜庆。龙头上装饰有八仙、雷公、雷母、凤凰、鹿角等形象,再加上龙须、龙眼、龙角、龙珠等,贴上龙鳞、龙鳍,绘上花纹图案以及贴上剪纸等工艺品,造型生动。龙头由4位扎龙艺人花了40天才完工,材料加上制作工本费约5500元钱。由于还置办了锣鼓等设备,加上每节龙身的制作,整条101节的巨型板龙大约要花去2万多元,这笔费用全部来自村民自筹,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喜庆。村民们说:“年轻人大都到大城市谋求发展,所以想要把这些人都聚集起来,也就是舞龙了。某种意义上来说,舞龙就是当地的奥运盛会。

   板龙出游现场人山人海

  因彭泽历来盛产棉花、油菜,素称“金花银花”,故“板龙”的颜色分为黄、红、白三色,“白龙”代表棉花,“黄龙”代表油菜花,“红龙”则象征红红火火的年节喜庆之意。

  游龙前,要举行板龙出游的祭祀仪式,由村中辈分高且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设案焚香燃烛,鸣爆拜天,手执毫笔为龙“点光”,同时念唱彩词,众人喝彩。祭祀结束后,由主持祭祀的老人牵引龙须,号令将龙头高高举起,参与游龙的人齐声喝彩,一起将龙身扛到肩上,由一面大鼓、八面筛金头前开道,中间、尾部数班锣鼓相随,声势浩大,热闹非凡。启龙仪式结束后,这条巨龙在村里开始游起来。在村部门口的小广场上,随着鞭炮齐鸣,巨龙表演“和周”、“盘舞”。“和周”按照村中老人确定本村的“龙脊”之地,开始绕村转三圈,表示圆圆满满,若龙头、龙尾相接,称为“咬尾”,“”的节数越多,越表示大吉大利。

  “和周”结束,再表演“盘舞”,俗称“盘龙阵”。由领队在节奏明快的“十番”锣鼓和鞭爆声中将板龙引进表演场地,绕场地盘成大圈,再一圈一圈向场中心盘进,当龙头接近场中心点时,表演进入高潮,“十番”锣鼓节奏加快,舞龙队员加快步伐,围观群众齐声呐喊助威,至中心将龙头高高擎起,向围观群众叩首致谢,庆祝新年安康。

  记者了解到,今年过年期间,彭泽不少村庄都制作了板龙,在马当四联村下九甲自然村,虽是一个40多户的自然小村庄,因为新建了祠堂,上百年从未游过龙,今年也是制作了一个40多节的板龙。村民欧阳益春说:“游龙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喜庆,大家把一年的期盼和心愿通过游龙的方式,祈祷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记者 洪永林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