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偷票房”手法揭秘:用双系统上报部分票房

28.02.2014  19:07

  《盲探》和《爸爸去哪儿》的“手写票”遭到曝光

  关于影院偷挪票房、瞒报票房的情况,虽然近年来屡有曝光,却迟迟未见处罚措施。今年1月17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后,有关部门日前终于“来真的”——全国有15家影院被曝光违规“偷票房”并受罚,情节严重者甚至被无限期停止供片。

  这也是有关部门首次公开“偷票房”影院名字并进行处罚,不少业内人士欢呼雀跃,希望电影行业能从此越来越规范。“偷票房”的具体方法和案例也随之曝光,包括双系统售票、手写票、改写票等,令不少围观网友高呼“涨姿势(知识)”。

  处罚影院

  十五家违规,全非一线

  2月26日下午,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发布通报,宣布对山东莱州影剧院、山西临汾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山西省临汾影剧院、山东潍坊青州天马国际影城、山东聊城荏平世纪影城、山东聊城莘县新世纪影城、湖北襄阳影剧院、海南万宁华影电影城、山东聊城世纪影城、辽宁沈阳铁西今世界影城、广东惠州仲恺嘉和电影院、安徽合肥市安徽大剧院MBOX影城、江苏射阳德纳影城、江西九江花旗影院和重庆越界影院北碚分公司等15家违规影院进行惩处。

  据电影局市场处周宝林处长介绍:“这些影院的违规行为主要出现在1月底广电总局公布‘规范通知’以后,主要的偷票房方法还是使用手写票、手改票以及双系统售票瞒报真实票房。”这15家受到惩处的影院全部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线城市的影院暂未被发现有此类违规行为。

   情节严重者,暂停供片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公布了对上述几家影院的惩罚措施,其中最严厉的惩罚莫过于无限期停止对6家违规情节恶劣的影院提供片源。

  这6家影院分别是山东莱州影剧院、山西临汾时代华纳国际影城、山西省临汾影剧院、山东潍坊青州天马国际影城、山东聊城荏平世纪影城和山东聊城莘县新世纪影城,恢复供片时间视整改情况另行通知;此外,对湖北襄阳影剧院、海南万宁华影电影城、山东聊城世纪影城暂停供片一个月。

  据悉,停止供片的处罚措施算是很严厉的处罚,基本等同于暂时吊销影院的经营许可证。对上述违规情节恶劣的影院,国家电影专项资金管委会还将取消他们今年电影专项资金先征后返、各项资助和奖励资格。而对于其他几家违规情节较轻的影院,则实施通报批评。此类惩罚措施是院线发行放映主管单位首次公开对违规影院进行处罚。

   @业内反响

  停止供片比罚款更给力

  在影城的管理方院线公司看来,此次主管单位对票房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非常大。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总经理助理邱晴表示:“停止供片的处罚的确很给力,这比单纯的罚款要严厉得多。

  不过,邱晴表示目前对加盟影院的票房监管的确无法做到十全十美:“一、二线大城市还好,监管力度很大,所以这类事情基本不会发生。而三、四线城市就比较困难,毕竟不可能每个影院都派人去监管。实际上有些影城的票房数据我们也能看出有猫腻,但你没有当场获取证据,很难处罚。

  全国最大电影发行公司之一的华夏电影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表示:“以前每逢有新片大规模上映,都要在全国派出成百上千人的监票队伍,有些工作人员甚至连春节都不能回家。但你不可能每部电影、每时每刻都有人去影院监票,还是要整个行业规范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偷票房影院远不止15家

  今年春节期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片方就曾抱怨过有影院违规操作该片的票房。此次处罚通报发出后,《大闹天宫》发行方负责人韩瞻宇就对媒体表示,此举对票房违规行为有威慑作用:“虽然全国偷漏瞒票房的影院远远不只15家,有可能达到上百家,但是这次处理可以说是点亮了火花,越烧越旺将会让整个行业走向规范。

  他还透露,目前电影公司的利润本来就不高,“现在全国90%的电影都是赔钱的,看是赔几十万元还是上千万元,5%是平本,只有5%是赚钱,这种情况下,票房还被偷,实在太惨了。

   +-×÷

  手法揭秘

  双系统

  票房只上报一部分

  所谓双系统售票,就是影院有两套售票系统,一套系统与国家票房监控系统联网,这也是各大片方、发行公司以及院线获取数据的唯一来源。而另一套票房系统则是影院私下设置的,一样能出机打电影票,但票房却被影院自己私吞。

  比如此次被查处的海南万宁华影电影城在1月底、2月初期间,计算机售票系统显示多场次零人次、零票房。但经过查证,该影院这些场次均正常放映并有观众,证实影院未使用计算机售票系统出票,未按规定上报、补足票房数据。此外,山东聊城世纪影城在1月17日、18日(截至当日13时)的实际票房为51065元、18000元,但只上报1970元、4150元的票房。

  电影局市场处处长周宝林表示:“双系统售票比较隐秘,需要监票人员进影厅检查,发现人数不符以后,再检查影院的系统,所以监管难度很大。

   手写票

  不进系统影院私吞

  手写票,顾名思义,就是人工手写的电影票而不是电脑打印的。手写票不会进入系统,这应该是最明目张胆的偷票房了。这样的情况更多是出现在三四线城市或者偏远的县镇,形式上有零售的手写票,但更多是以包场形式进行。

  湖北襄阳影剧院这次就被发现违规使用手工票,而且该影城工作人员抢走监察人员没收的上百张手工票并撕毁,情节特别恶劣。去年暑期上映的《盲探》也遭遇类似情况,有网友称去观看《盲探》时,拿到的电影票竟然是手写的。

   改写票

  A片票房进B片兜里

  观众买票去看了A电影,但影院出于某种目的——比如另一部电影的片方给出的分红更高——于是将本属于A电影的部分票房收入算到了B电影头上。对于这种做法,电影业内还有更“专业”的术语——搬砖。

  去年5月1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时就遇到“改写票”。有网友去看该片,但售票系统打出来的却是另一部电影的名字,然后售票员把该票用笔改写成一张《致青春》的票。当时影片的发行方、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在微博上对此公开炮轰:“公开抢劫,连起码的脸面都不要了!

  当然,这种方法风险大,容易被发现。在此次查处的15家影院中,尚未发现此类违规方法。

   团体票

  观众看啥片随便改

  在贺岁档和春节档期间,有很多单位和企业会采取包场、买团体票的形式来犒劳员工,而这一做法也被一些影院用于违规谋利。比如某单位发给员工200张团体票,影院不管观众最后看的是什么片子,票房收入都录入到他们想增加票房的那部电影里,原因和操作“改写票”类似,以获得额外分成。(记者 王正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