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林:艺术觅突破 方能称大师

02.12.2013  12:44

   他1987年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曾享受了代表中国美术最高学府的“最美好时光”;他几十年如一日探索当代艺术,在江西油画界是元老级人物;他深居简出,只为“真的想画一点画出来”。如今已62岁的我省著名油画家徐东林在本土艺术界是个为数不多的“异类”,他很少参加艺术活动,长年只呆在九江醉心于自己的创作,他认为意象绘画将是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主流,并有可能竖立起未来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审美标杆,他强调艺术家不重复过去绘画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才有存在的意义。   

  当代艺术该寻找过去没有企及的东西

  徐东林是江西现当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及专题展、邀请展,曾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隔山画展油画二等奖,中国油画双年展提名奖,中国风景油画一等奖,中国静物油画二等奖等。

  谈起江西的现当代艺术,徐东林表示还处在比较落后的状态。他认为,立足于当代,历史的遗产和当代的遗产是两个本质,不管江西过去唐宋八大家有着怎样的辉煌,那都是历史的遗产。而作为艺术的本体,它之所以存在,是开发了每个艺术家具体的张扬的个性或者个体,很多不同的个体就丰富了这个世界。当代艺术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寻找过去所没有企及或者达到的东西,古人没有的,或是做了一半没有做到底的,现在的人继续向前走,那么艺术家的绘画才可能有存在于当代的必要。

  意象绘画将成为中国现当代艺术的主流

  从全国范围来看,从古典到抽象,中间的缓冲地带被称为意象,而意象在西方艺术里是没有的。意象在中国水墨里是似是而非的,是写意精神,国内画界很多朋友都在做这一块,因为他们看到这是西方古典和和西方当代艺术所不具备的,它有着中国本土的含义,将来在这个领域里很可能会琢磨出一些意义来。“将来在这个社会的这个阶段留下来的艺术,这种中间状态意象的东西会占很大比例。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审美特点和传统,又是西方艺术中不太具备的东西。

  徐东林告诉记者,中国写意不脱离中国文化的传统,强调笔墨精神,同时又有很主观的现代审美意识,“我比较喜欢这个状态,而且我现在就在这条路上‘混’。”徐东林透露,中国意象最终会走到哪里目前很难预计,“现在的艺术都是由西方人说了算,比如古典和抽象都有它的标杆。现在中国的艺术体系也有这种想法要建立自己的标杆,我们拿出这么个东西来,中国人看了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境,而且背后有相应的经济推动,最终让它走向世界,这就会是中国的审美标杆。

  艺术难在创新 找到一个突破口即是大师

  徐东林认为,进行意象方面的创作,既要有很深的油画功底,又要求艺术家对中国传统审美、传统文化和趣味有着一定的认识,才能在画面上很好地融合。但谈到创新二字,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绘画,徐东林都认为实在太难太难。

  “不管是西方艺术还是中国画,可供你选择的路基本上都有高人在那挡死了,如果不停重复过去对艺术家意义不大。尤其是中国画自八大山人之后,从掌握笔墨技巧而言已经到顶了。后来的齐白石把民间的东西引进来,潘天寿纯粹从霸气的线条来表现刚劲,他们都只是从某一点上进行了突破。而能够找到这一点的人就是大师,他们之所以成为大师,就是他的东西跟过去不一样。

  徐东林还举例,吴冠中在艺术上的贡献是改造了中国画,吴冠中引进了他在法国学习时对西方绘画的认识,两者相融又没有脱离中国本土文化的感觉,最终创造了一个新鲜的风格,而这就是艺术家的任务。“艺术家就是要画出一个属于你的东西,它有着鲜明的特点,让你给美学或者在绘画界又开了一扇窗。”徐东林说,自己走上艺术之路最初是画古典的,后来的改变是通过对绘画的认识逐渐升华才渐渐改变。

  除了油画,徐东林还醉心水墨。他表示,画水墨是因为后来慢慢地喜欢上了意象,但他只把水墨当成一个工具来看待,这样可以放弃很多包袱,只要把脑子里思考的东西和心中希望表达的东西画出来。徐东林指着一幅他的水墨作品《清泓》说,“比如这个画黑乎乎的,有些人看了不知道是画什么,哪个朝代也没有这样画过。但我想表现一个山间水库很静谧的感觉,我需要这样去画,不用顾及它像谁。

  保持内心的平静 长住九江就为画画

  徐东林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油画艺委会主任。他告诉记者,现在每年参加的一些活动,都是作品拿出去参展,但人不过去,“过去跑得多一点,现在基本上不跑了,日子很简单,每天就是工作室、回家,很单调的两点一线,其他社会上的活动一概没有。”长年呆在九江几乎不外出,也正是多年来徐东林的创作没有被外界所左右。

  谈起当年在中央美院的日子,他说,“我们那个时候美院最开放,那帮老先生都还在授课,那个时间大家对于艺术都很认真,也正是中国艺术急于寻找突破口的当口。”如今20多年过去,徐东林当年美院的同学现在作品售价有过千万的,几百万的,而一直呆在九江的他却没有得到同等的市场回报。对于这样的差异,徐东林表示他很认可,并透露有同学也让他到北京去,并且到北京一年之内就会有大改观,但徐东林却不愿意,“想进入北京的艺术圈不是不可能,而是要时间,我不愿意去浪费这个时间。”此外,很多在北京发展的同学告诉他——“北京不是一个画画的地方”,要忙各种关系的交往,根本没有时间画画。所以呆在九江,徐东林只是想保持一份心理上的平静,他说赚再多的钱也不是一种精神财富,他只是真的想画一点画出来。

  文/记者段萍 图/记者李龙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