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彪:认同变性人彰显社会包容

24.09.2015  13:25

  9月22日,2015国际联合国小姐选美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在广州举行,经过全国各赛区激烈角逐的24位佳丽进入到中国区最后的PK之中。其中,轰动一时的全国道德模范变性事件女主角——刘霆(刘婷)也顺利进入到中国区总决赛,成为全场最受关注的焦点。(9月23日人民网)

  作为全国道德模范的刘婷在变性之后勇敢地参加了选美大赛,她承受的压力常人难以想象。虽说早已跨入21世纪,但是,人们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变性人、同性恋等问题仍然难以接受,在不少人眼中这些都是有违道德伦理的“严重问题”。

  在报名参赛时,刘婷就因为特殊的身份险些失去比赛资格,全国道德模范这顶“光环”更是让评委组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幸运的是,最终刘婷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如愿地参加了比赛,并且获得了最美“蝶变奖”,这是对刘婷的肯定,更是人们思想观念转变的体现。

  刘婷成功了,她是中国第一位参加选美比赛的变性人。而且,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文明化程度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正在接受变性人这一特殊的群体。虽然,变性这一行为似乎有些“离经叛道”,但是,选择性别是公民个人的自由,人们可以不理解但不能用所谓的传统道德“绑架”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以及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同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只要不违法、不危害他人,都应当得到人们的尊重。

  同为变性人的中国现代舞蹈家金星,谈到自己经历时曾说过:“我从6岁起就有做女人的幻想,16岁就做好了做女人的准备,却等到28岁才做变性手术。我比其他的变性人幸运,但这幸运是我咬断了牙自己挣来的。”由此可见,变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社会包容性,特别是对少数特殊群体的理解和包容。金星和刘婷都是幸运的,现在大多数人都能够正确看待她们的行为,理解、支持、包容她们,让她们能够自信地做回自已,活出真我的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