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传播”时代来临:需有五种新思维

12.05.2015  12:05
原标题:“微传播”时代来临:需有五种新思维

刚进入5月,“微传播”的新闻已有些热。江苏大丰市纪委监察局拍摄的廉政教育微电影《爸爸,您去哪儿了》在视频网站热传;@最高人民法院联合相关媒体发起“高法微博走基层”微直播活动讲述法官故事;天津与腾讯整合政务微信进入“城市服务”入口,市民今后可微信问政、预约挂号……

最近两年,微博、微信、微电影、客户端等“微媒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更小的篇幅、更细分的兴趣、更及时的分享、更高效链接的“微内容”迅速产生。“微传播”急剧改变着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并向政务领域延伸。如何适应“微时代”做好“微传播”?政府需有五种新思维:

换上“休闲装”寻找“小而美”。从小处着手,变单向、宏大、严肃的传统方式为多点开花、随时随地、如数家珍的传播。譬如,浙江杭州余杭区旅游局官方微信“小余”在人事任免、权威发布时,“着正装”正襟危坐播报信息,日常大多数时候,则换上“休闲装”“运动装”讲述点滴故事,时不时卖萌撒娇,轻松有趣。官微形象亦庄亦谐,每次创意都在当地网络上掀起追仿浪潮。

再如城市形象传播,细致入微的娓娓道来要比“高大上”的宏大叙事更有感染力。城市夜色、特色小吃、方言俚语,这些“小而美”的故事,润物细无声,传播生命力更长。有网友创作“如果在南京遇见你,一定相约去逛夫子庙,与你醉美在秦淮河的桨声灯影中……”不少城市的网友旋即套用“如果在XX遇见你……?”来描绘和推荐自己的城市。一时火爆朋友圈,这种“草根旅游指南”既激起市民共鸣,也勾起了旅游者向往。

全方位表演不忘带上粉丝团。“微传播”不再单纯向受众灌输信息和单方面提高品牌声量,将粉丝和意见领袖请进门参与互动,和全方位的表演同等重要。通过深度相关、深度互动,深度满足增加参与度。“微时代”提高用户“黏性”还需要细分受众,从模糊传播向“量身定做”的精准传播转变。比如政府重大决策、民生项目等话题宣传形式轰轰烈烈、豪华艳丽,针对性却不强,受众到达率低。不妨从群众关心的话题切入,点对点推送,并不断互动,让群众听得懂、有共鸣、好接受。

激发网民成为信息“搬运工”。现在网民每隔几分钟就会忍不住刷新微信朋友圈,刷存在感和曝光度。如果把信息比作花蜜,这群人就是“搬运”信息的蜜蜂,“争先恐后”为获取(采集)和分享信息而“奔波忙碌”。传播者应转变“信息喂养者”角色,提供容易诱发拍照共享行为体验,提供便于朋友圈互相传情的内容,提供能激发网友生产创意的机会,激发小众参与活力。最近“微电影”受不少机构热捧就是一例——制作成本“”、传播分享“”、受众定位“”、广告植入“便”,成为人人都有可参与和分享“草根艺术”。

双微”联动传播火力交织成网。以一纸媒体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双微”联动,与客户端、政府网站等协同发展,快、慢火力交织成网的“微传播”格局已形成。这种思维下,微博直播、意见征询、舆情收集、互动服务、活动发起等各显神通。譬如微博作为舆情发动机,重要的政务信息、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应发挥其“快媒体”优势,进行碎片化、滚动式和补充式发布,抢占信息第一落点和事件第一定义权。政务微信基于朋友圈信息交流,信息送达率高达90%(微博仅为10%),可进行“点对面”及“点对点”的政民精准沟通,打造市民指尖上的“综合业务办理厅”。

让“看不见的舆论”重新看见。“XXX出大事了,触目惊心,无媒体敢曝光!为良知转发!”微信开始越来越多介入公共事件。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刘鹏飞称,微信的出现使得舆论发生了由“”到“”的变化,微信舆论不会像微博那样出现“井喷”式的强烈外向型传播,而更趋向于“窃窃私语”式的暗流涌动。但一条具有热传播潜质的信息在往来推送中发酵,随时可能产生舆情裂变。微信时代舆情监测难、预警难、处置难,线下动员能力强。与其让群众意见逃离到更隐秘空间,不如将其引导到微博、论坛,增强主流媒体“批判的火力”,畅通线下诉求渠道,降低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