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抄袭成风 如何破解原创者维权困局?

01.07.2014  14:03

刚出局的英格兰队,很像金庸小说中一个西北方的门派———雪山剑派。

荷兰5:1大胜西班牙,那种强大的震撼,像是魔教十长老攻陷了华山。

……

随着世界杯战火越烧越烈,一个名为《一篇武侠势力版图让你看懂世界杯》的文章近日悄然走红网络。作者以金庸小说视觉分析世界杯赛事,观点独特、文笔生动,很快在各大论坛、网站转载。然而,让作者有些无奈的是,这篇最早于刊发个人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创文章“”了后,接连被其他公众账号抄袭,有的甚至改个图就直接当成自己的原创用来宣传。事实上,在微信火爆后,微信公众号版权侵权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原创者在维权时常常遭遇“网上都是转来转去”的回应,若想要单凭一己之力走上维权之路,耗费的精力财力又“折腾不起”。自媒体时代,微信原创有无法律保护呢?原创者又该如何为自己维权呢?

微信原创被抄袭作者讨说法

强盗逻辑”回应:网上都这样转 凭什么道歉

拥有百万粉丝的重庆知名写手“六神磊磊”凭借着一系列解读金庸小说的原创文章受到网友关注。在他的微信公共账号“六神磊磊读金庸”上,已经刊发了几十篇原创文章,风格幽默、视觉新颖,被很多网友追捧。在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热播之际,他原创的一篇《金庸、古龙、鲁迅会怎么写“爸爸去哪儿”》发出后在网上迅速传播,短短几天点击达到十几万次,转发近万条,就连“爸爸去哪儿”官方微博都忍不住转给了王岳伦、郭涛等人。

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受关注后, “六神磊磊”发现他的原创也开始被其他的微信公众号转载,其中不乏一些企业公众号,不注明出处,就把他的文章用于商业活动。“最多的时候一天有100多个公众号抄袭我的文章却不注明出处。”当他拿着自己收集的证据,找到对方时,得到的回复却是“微信的东西都是转来转去。”“大家都是这么抄的,公开道歉是不可能的。

六神磊磊”的遭遇并非特例,对于时尚潮流很感兴趣的文女士在微信上关注了一些时尚资讯公众号,“刚开始觉得挺有意思,后来无意中发现很多内容都是来自一本书,有些就是原封不动抄下来。感觉特别不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后来我就取消关注了。

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微信迅速发展,平台上公众账号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目前预计数量超过250万个,其中八成是订阅号。除了很多个人运营的自媒体之外,也包括不少自媒体联盟和机构媒体,以及不少企业运营的订阅号。据悉,不少微信公众号已经开始靠点击赚钱了,商业利益面前,为吸引更多粉丝关注,一些公众号在刊发微信内容时不惜照搬照抄,众多微信公众号未经授权即转载他人新闻原创作品的现象正愈演愈烈。

向知识侵权宣战

自媒体维权困局催生“赏金猎人

微信公众号的法律属性该如何认定呢?它的内容是否受著作权相关法律的约束呢?对此,北京恒德(重庆)律师事务所的张小晓律师提到,《著作权法》它所保护的是作品,只要有独创性,不论它的内容是长短,哪怕只有一句话,也有著作权。如果说没有经过允许按首发去发别人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就是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就构成版权侵权。

既然构成了侵权行为,但现实中为何很少听到自媒体原创者利用法律维权的案例呢?张律师坦言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还比较弱,特别是进入自媒体时代后,像微博微信等这些新的载体,更是存在一个原创者难以区分的灰色地带,即转载是合理的使用还是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知识产权保护上,自媒体比起传统媒体,监管更难;二是类似微信这样的自媒体大都字数很少,索赔的金额就比较低,如果通过法律手段维权,耗费的精力、时间比较长,结果有些得不偿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自媒体时代的原创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一支来自重庆民间的维权队伍正在为此进行探索。他们自称“赏金猎人”,直言是为了赚钱,但在赚钱的同时推动着知识产权的保护。四位创始人分别来自媒体、律师、金融等不同领域,他们联合注册的这家代理公民进行知识产权维权的公司,宣称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向知识侵权宣战。

【1】 【2】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