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集赞”成商家营销新宠引发不少问题 监管亟待完善

21.04.2014  12:29

所谓“集赞”是微信兴起之后商家的一种营销方式。4月9日,记者调查了解,有些通过微信“集赞”营销“忽悠”人的商家,以送礼为名,行诈骗之实。微信“集赞”活动如何监管?消费者利益如何保障?

零团费”旅游通过微信求赞“复活

4月9日,南昌市民温小姐告诉记者,她平时喜欢参加一些微信商家的“集赞”送礼品活动,但她发现,有些商家是真想通过这种“集赞”的方式来拓宽营销之路,而有些商家却纯粹是骗人的。

温小姐说,近日,她刷微信时看到标题是“集赞”可双人免费五天四夜游深港澳,发布者为“凯旋旅游”的公众账号。温小姐说,她关注了这个账号,集满38个赞之后,对方立即给她发来一个信息,要求填写收件人姓名、地址、手机号码,说会将港澳双人游代金券邮寄过来。“代金券不就是以前媒体报道过的‘零团费’旅游吗。我看到这条信息就产生了怀疑,听起来是占便宜的事,前些年这种旅行团曾吸引不少游客,但因强制消费、自费项目泛滥等,许多参团的朋友不仅没能省钱,还带回来一肚子气。”温小姐说,她立即意识到这就是“零团费”旅游换了个“马甲”,通过微信死灰复燃了。

对此,江西省旅游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零团费”甚至“负团费”旅行团是被明令禁止的,提醒消费者提高警惕性。

商家承诺“集赞”送礼品最后食言

南昌市民陈先生也遭遇了微信“集赞”送礼品商家食言的事情。陈先生说,他参加了“集zan就送,原装正品zippo打火机”的活动,好不容易集满了35个赞,但却联系不上商家。“这个活动的链接上是这样写的,活动时间:4月7日至4月10日,活动要求:集齐20个zan或35个zan,活动规则:大家把截图和微信名发给客服。我私信了很多朋友,讨来了30多个赞,却怎么加客服都加不上,最后我觉得自己被骗了。”陈先生说。

市民万小姐最近也参加了两个活动,一个是集赞换柠檬杯,一个是点赞送电影票,但这两个活动都是刚开始不久就很快结束了。特别是送电影票的活动,主办方只放出100张票,第二天就被抢完了,“他们广告做出去了,我们转发却没得到票”。

当然,万小姐也参加过一些微信推广活动,集齐了赞就能得到小礼物,还能免费上一些课程。

集赞”中大奖 其实骗你手续费

南昌市民黄先生向本报投诉称,他觉得自己被朋友圈的“集赞”活动欺骗了,上星期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发出了一条求点赞的信息,说是只要参加点赞活动,就能抽奖,奖品是一台苹果最新款手机。“活动的要求很简单,首先关注对方微信,然后集齐36个赞后截图发给商家,商家会在4月6日将抽奖结果发给中奖用户。4月6日下午,我收到了商家的微信,说我中大奖了,但要求我打25元钱到对方的支付宝账号支付快递费。”黄先生说,他琢磨着该不会遇到了老套的骗局吧?但转念一想,邮费才25元。黄先生最后还是给对方打了钱过去。不出意外,对方之后再无反应,黄先生知道自己果然是上当受骗了,他希望通过本报给更多的人提醒。

相关部门缺乏合适而有效的监管渠道

江西洪城律师事务所李竹青律师告诉记者,目前流行的“点赞送礼”是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但所有商业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商家的点赞送礼行为系民事要约,用户完成商家指定的行为,就表示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商家必须依法履行,否则就属于违约行为。若商家拒不履行承诺,参与者应当保存好相关证据,到工商部门投诉,甚至可以选择到法院起诉,从而要求商家履行承诺。

记者了解到,目前微信对于以企业名义申请的公众账号要求先经过工商等第三方资格认证,但对于个人申请的公众账号,无法进行资格认证,一些不良商家因此钻空子。腾讯方面表示,不鼓励商家利用公众平台群发营销信息,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一经发现此类信息将坚决打击,情节严重的,将被暂时封号或永久封号。

眼下网络营销监管的相关法律比较滞后。‘集赞’有风险,‘点赞’须谨慎。”南昌市工商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有业内人士表示,针对这些新媒体的营销,广告法等相关法规并未涉及,相关部门也缺乏合适而有效的监管渠道,市民要谨防“忽悠”。

来源: 中国江西网—江南都市报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