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微博寻治绒癌廉价药 药品价格和供应问题引关注

12.08.2015  14:49

【一周舆情综述】

8月3日至8月9日之间,医药行业出现与药品供应、药品价格相关的舆论争议较大的热点话题。北京协和医院某医生通过微博发布文章《紧急:放线菌素D断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陷入困境》寻找救命药的事件成为本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事件引发公众关注特殊药品短缺的问题并引起争论。此外,湖南千山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中报,其下半年的“精准医疗”战略引发媒体关注。本期,行业政策方面,国家卫计委于8月6日召开例行发布会总结公立医院改革情况,取消药品加成后以药养医的情况未破除,甚至出现以医疗费养医的情况成为舆论质疑医改成效的主要点。

【热点话题解读】

1.医生微博寻治绒癌廉价药药品价格和供应问题引关注

8月4日,新浪微博认证的北京协和医院医生“泽之老万”发布长篇微博紧急呼吁解决放线菌素D(国产又称更生霉素)的断货问题。长篇微博解释道,由于放线菌素D对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十分重要,但是并非其他癌症的必须用药,所以需求总量小,导致生产此药的厂家越来越少,直到现在出现断货情况。文章呼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督促解决放线菌素D断货问题。新浪微博签约自媒体人@烧伤超人阿宝、@协和张羽以及@罩得住他爸是促进此微博进一步传播的重要节点。经过这几位微博名人的转载,一周内此条微博的曝光量约400万。媒体在三日后对此微博跟进报道,《每日经济新闻》、《健康报》、大河网分别发布文章评论此事;微信公众号“医学界杂志”也发布文章《救命廉价药为啥总是玩失踪?》分析部分药品短缺问题,事件在微信中进一步传播。

近年药品价格制度落实不足、不够完善的情况突显,两个舆论场对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与政策制定以及制药企业放弃生产的行为都进行了评论。政策方面,首先,不少网民认为导致药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为近年药品招标采购政策的“唯低价是取”原则一味压低药价,导致不少基本药物利润过低,厂家停产。而部分媒体此前对药价上涨的问题也表现得过于敏感(例如此前的地高辛片涨价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媒体没有及时对药品涨价问题做好解读而误导公众。其次,媒体和网民都表示,除了让药品价格回归市场,适当提升外,建立和完善基本药物、短缺药物储备制度也是当务之急。

针对制药企业,网民观点趋向两极化。部分网民认为,药企一味逐利,导致质优价廉的救命药逐渐从市场上消失,不顾病患的用药需求,缺乏社会责任心。还有一些网友(例如新浪微博认证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熊俊)则认为药企在商言商正常追求盈利本无过错,此类药品需求特殊,可根据医院数据按需生产,并通过慈善等方式补偿药企,保障此类药品的供应。从发布评论的网民身份可以看出,微博认证的医生普遍倾向于理性认识药企的行为,呼吁建立并完善救命药、基础药的储备制度;而普通网民更倾向于认为此现象出现的问题在于药企“没良心”。

从此次事件的舆论反馈可以看出,针对药品价格和供应的问题,舆论逐渐趋向成熟和理性。医生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明显,不仅缓和了自媒体舆论场中偏激、情绪化的解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报道。媒体的跟进报道和评论引用了较多医生在微博中发布的言论。

2.千山药机“精准医疗”战略 技术瓶颈医学数据共享难题待解

8月6日晚间,千山药机发布2015年中报,报告中显示,下半年千山药机将转型“精准医疗”。公司董秘金杰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以基因检测项目为核心的“精准医疗”战略建设,预计该板块全年营收占比将超过公司总营收25%。一时之间,“精准医疗”相关话题舆情热度增加。

千山药机的“精准医疗”战略发布引起了关于“精准医疗”的热议,在相关报道中,舆论从资本市场、政策环境以及技术发展情况分析“精准医疗”前景。数据共享、发展瓶颈、中国式“精准医疗”、“美国”、“跟风”等词热度较高。舆论对“精准医疗”普遍持期待和理性认识的态度。首先,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对“精准医疗”的扶持力度很大,政策环境宽松。《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认为,7月31日,卫计委卫计委医政医管司印发了《药物代谢酶和药物作用靶点基因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和《肿瘤个体化治疗检测技术指南(试行)》就是为了提高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技术的规范化水平,为医药行业“精准医疗”战略实施逐步做好政策准备。

其次,券商机构发布分析报告认为“精准医疗”市场潜力巨大,各从事基因检测等业务的企业争相在“精准医疗”产业链上布局。《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券商机纷纷看好“精准医疗”的前景,投资人对未上市公司都表现出青睐。

第三,从学术的角度看,中国式“精准医疗”发展遇到瓶颈,不应“跟风”美国,从自身情况需要寻求突破。专业人士指出,“精准医疗”认知门槛高,落地和实现起来十分复杂,需要整合人类基因组学及技术、第二代测序技术、计算机生物学分析、医学信息学、临床信息学等等学科专业知识,综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国内长期在临床一线的医学专家认为目前,医院检测以常规检测为主,罕见病检测技术难、成本高。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启敏院士还指出信息数据无法共享成为制约“精准医疗”的重要待破除壁垒。

中国式“精准医疗”资本看好概念,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瓶颈尤其是整合各项技术、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瓶颈仍待突破。

3.卫计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公立医院改革情况取消药品加成效果成舆论热议焦点

2015年8月6日,国家卫计委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国务院医改办政策组和公立医院组负责人傅卫从公立医院改革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取得突破以及改革的整体联动性不断加强四个方面总结了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情况。而在此之前,两份由卫计委、财政部、国务院医改办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地区公立医院改革的评估报告,引起业内的关注。在医改中,大部分地区的医院只是将重点放在取消账面药品加成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的逐利机制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药占比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了以检查、化验养医的情形。

取消药品加成问题成为舆论关注重点。自媒体舆论场中,部分网民表示目前医改措施并没有让大众直接感觉有所获得,药品加成问题背后的利益关系如何破除以及合理的补偿措施才是关键。例如,一些网友认为取消了药品加成,患者看病费用并没有降低;还有一些网民指出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药事管理的成本如何解决尚不明确。

取消药品加成后以药养医问题仍未解决也是媒体舆论场的讨论要点。在此次新闻发布会,《健康报》就此问题提问,卫计委表示取消药品加成为破除以药养医的切入点,其他配套政策仍需完善以切断医生和药品之间不正当利益关系。

此外,媒体认为地方试点的改革经验可以给全国破除以药养医启发。例如,福建三明医改在全国率先推行医院院长年薪制、试行医师、技师年薪制。医务人员实行阳光工资,消除灰色收入的动机。三明市的医改获得各界人士点赞。中华医院会党委书记饶克勤表示从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来进行合理补偿的方式可行。而安徽省则采取各项措施改善就医体验,让民众就医时体验到就诊时间延长、医院服务效率提高,以及医药费用下降等。

舆论期待相关部门对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逐利机制的进一步落实措施。媒体舆论场和自媒体舆论场都表示,目前医改措施给民众的实际获得感仍然不足。从舆论关注焦点可以看出,降低医药费用,改善就医流程等是能让公众实际从医改中“有所得”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