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爱留守”:用一个爱拥抱另一个爱

27.12.2014  00:13

竹山小学的留守儿童正在制作新年卡片。段定锋  摄

人民网南昌12月26日电  (肖成)12月26日,寒冬,天刚微亮,戴一顶红帽子,扣上暖大衣,大三学生曹金梅就急匆匆地跑下楼梯,“今天要去办件大事”。

曹金梅说的大事,是为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的留守儿童送温暖。今年7月份,@南昌发布发起了“微爱留守”关爱活动,旨在唤起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并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活动中,@南昌发布在竹山小学开展了心愿征集活动,把收集到的50个学生们的心愿通过微博发布,号召广大网友认领心愿。

学生们的心愿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大学生等广大网友积极参与,孩子们的小小心愿已全部被认领了。”@南昌发布负责人告诉本网,爱心人士还捐助了一批其他物品。

在年底带上这些礼物给留守的孩子们,就是希望他们能感受到社会的爱。”曹金梅说,她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更能理解到他们的痛苦和期盼,“帮助他们完成心愿,也是在完成自己小时候的心愿。

满怀着牵挂之心,“微爱留守”爱心团队9点半到达目的地竹山小学。此时,在多媒体教室,50多位留守儿童在义工老师陶晶晶的指导下,用小剪刀裁开卡纸,制作新年贺卡。

竹山小学校长熊海明告诉本网,该校共有250名学生,有200余人是留守儿童,50多名孩子的父母长期不在家里。每到年底,孩子们对爸妈归家的期盼更为强烈。

10岁的周萱读三年级,她拿起绿色的画笔,在裁好的卡片上画了一颗大“”和一颗小“”,一笔一划地写上:爸爸妈妈祝您幸福快乐。“我很想念爸爸妈妈。大‘心’代表爸爸妈妈,小‘心’代表我,我们是幸福的一家。”拿起红色的画笔,周萱在祝福语后重重地加上了三个感叹号。

与周萱一样,15岁的曾洁同样在新年贺卡上画了两颗“”:  “我要把新年贺卡送给川川姐姐,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曾洁所说的川川姐姐,就是“轮椅姑娘”李玉川。

今年7月,@南昌发布向社会发起关爱留守儿童的号召。李玉川看到号召后,当即通过微博表达赠送画作的愿望,并希望为留守儿童上一堂美术课,“和孩子们多些沟通。

8月4日,在@南昌发布的努力下,李玉川如愿在三江镇竹山小学和38个留守儿童共度了一堂难忘的美术课。对从外校赶来的曾洁,李玉川特别关注,并劝解她开心生活,“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可以跟我说。”由此,两人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此后,一大一小的两个朋友有了书信往来,李玉川在信中勉励同学们在学校磨炼自己,提升自己,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报答学校和所有帮助他们的人。

在竹山小学,李欣和李盟是一对特殊的小姐妹,她们的父母在山西大同做生意,“每年只能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一次”。视频连线中,李盟俏皮地说:“妈妈,你要尽快回来,我好想你。”视频另一端的妈妈听到此言,不胜欢喜,叮嘱她们好好学习,照顾自己。

倾诉亲情之后,竹山小学的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操场上领到了他们心仪的礼物。13岁的周波达是六年级的学生,他收到的礼物是自行车。“平常我走路上学都要50多分钟,有了自行车最多只要20分钟。”周波达兴奋地秀了一把车技。

“‘微爱留守’是一团体,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团体,把全社会的爱心聚集起来,一起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南昌市委外宣办主任刘力呼吁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留守儿童,用爱心温暖他们。

据了解,近些年,南昌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鼓励、动员和组织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同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建立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