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普法工作开辟“线上”新阵地

23.10.2015  10:00

  今年以来,德兴市坚持以提高城乡居民法律素质和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为重点,将普法工作开辟到“线上”新阵地中,通过创建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网、个人微信四位一体的O2O微普法平台,设置了多个普法板块、普法栏目,形成“17+1+1+N”微信官方集群模式,多维度织牢“线上”法制宣传网。

  组建“3+14”O2O为民服务微信群,开展普法活动。“3+14”为民服务微信群即3个工作群+14个司法所O2O为民服务群。一是壮大微信群普法队伍。“O2O为民服务群”群成员除了司法系统干部、驻地综治系统人员、乡村两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基层群众外,还特别邀请了基层法庭法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等法律专业人员加入,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让“法律人”成为老百姓的贴身免费“法律顾问”。 二是建立“周普法”机制。要求各个微信群内每周至少推出一次以上“微信普法”、“普法链接”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普法活动;对群内各类法律咨询服务诉求,则要求做到即时回应。如香屯司法所的《彩礼和嫁妆的法律性质》、绕二司法所的《关于夫妻共同财产认定的裁判规则》等,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三是落实监督考核制度。为提高各个微信群的普法质量,制定出台了《德兴司法局“O2O为民服务”绩效考评方案》,要求各司法所做好微群日常管理和维护,对线上普法要做到“新、实、准”,严格落实审核把关制度、分值考核制度、每日通报制度、奖惩制度等,以督促各司法所积极负责地开展线上普法。目前系统内70余名干警均已开通个人微信,建成微信群17个(机关工作群1个、基层工作群1个、法律援助工作群1个、基层司法所O2O为民服务群14个),群成员1086人,微信群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普法宣传活动1560余次。针对微信群对象的特定性、受众面的局限性,微信群普法缺乏广泛性的特点,德兴市司法局积极开通了“德兴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搭建了“德兴司法行政”微网,成功解决了微信群普法“人少、面窄”的短板。

  满足个性化需求,贴心打造“私人订制”法律咨询服务。在微信群、公众号、微网等平台上广泛开展线上普法的基础上,对于涉及自然人、法人、社会团体隐私的,服务对象不愿意或者不方便在公众场合下咨询的,群众在线上可选择特定人员进行个性化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一是通过个人微信“点对点”咨询,将隐私需求置于隐私环境下。群众如有隐私诉求,加入微信群后,可以申请添加群内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基层法庭法官、司法局领导为个人好友,再通过个人微信“点对点”进行咨询活动。据不完全统计,线上个人微信“点对点”各类法律咨询活动达到15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