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关键性突破

13.04.2016  18:22

我国第一大露天采矿场----德兴铜矿重金属污染治理取得关键性突破。经过多年持续治理,这个开采了50多年、曾经寸草不生的重金属尾矿已经绿草茵茵,80%的矿区生态正在修复。江西台记者龚小娟、通讯员姜帅报道:
最近,参加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修复技术交流会的几十位专家来到德兴铜矿参观考察。当看到水塘里的水颜色清澈,原本寸草不生的尾矿被香根草、湿地松、构树等绿色覆盖,还开出点点小黄花时,专家们惊喜不已。江西理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明:(出录音)“我觉得很好,算是一个标杆性的工程,他们每年投入很多资金治理,效果还不错。
 矿区的重金属土壤生态修复并非简单绿化就可以了。因为废石含硫,遇到雨水呈酸性,花草种下去,很容易死亡。德兴铜矿环保部部长占幼鸿回忆说,起初他们兴冲冲地种下草木,第一年看着漂亮,第二年只有少部分存活,第三年基本死光。为此,他们不得不调整方案,采取乔木灌木相结合的方法,先种草,待草枯萎化作养分,再种上灌木改善土壤酸碱度,最后种上乔木。这种“边坡生态修复”技术使大面积植被种植成功。(出录音)“不断的实验,减少污染,减少水土流失,(而且)土壤治理的同时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
在1#尾矿库生态恢复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德兴铜矿又把水龙山废石场、杨桃坞废石场及黄牛前边坡作为试验场地,与南京环科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省生态学会等合作开展矿山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德兴铜矿目前被评为全国首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原来计划搬迁的当地居民渐渐留了下来。居民王先生:(出录音)“四周环山,有山有水,有树林,相当好!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14个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点区域之一,我省除了德兴铜矿,还有大余、定南、贵溪、崇义等多个重金属污染严重地区,土壤修复任务十分紧迫。 江西理工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副院长陈明表示:(出录音)“是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技术还要不断完善,现在生态修复的成本还是很高,包括我们都一直在探索和研究中,牵涉到林业、农业、矿业,我们想深度融合,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