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德孝文化展的葬礼更有追悼意义

20.02.2014  11:21

  2月15日是山西省运城永济市城东街道办事处孙常村古稀老人李冬青病逝安葬的日子,其子孙英科、孙永科两兄弟为李老太太办了一个节俭隆重、文化味十足的葬礼,用两块展板、1张奖状、11篇文稿、47幅图片组成了一个《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家庭追悼展览,农家葬礼办成了别样的德孝文化展览。(《山西晚报》2月19日)

  改变传统的丧事殡葬办理方式,舍弃了不文明和不环保的祭奠内容,转而以简朴的德孝文化展的方式追悼母亲,既展现了母亲一生“贤妻良母”和“模范媳妇”的家庭和人格美德,更展现了孝子的文明德孝文化意识和行为,简朴当中蕴含着追悼的文化智慧和意蕴,不由得让人刮目相看,追悼仪式的德孝文化展值得借鉴和效仿。

  曾几何时,农村的传统殡葬追悼方式,加入进了不少封建迷信的内容,封建迷信内涵的追悼,不仅让逝者的魂灵不安,也玷污了家风、村风和社会风气,不利于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民的科学精神受到了挑战,更重要的是,传统殡葬追悼方式,被加进了奢侈浪费的孝道内容,一些家属为了面子,不惜大操大办葬礼,让葬礼也成为了炫耀财富的机缘,可谓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得不偿失。

  在农村,长期以来,一些人喜欢厚葬薄养,平时对老人尽孝道马马虎虎,得过且过,能够敷衍就敷衍,甚至有意无意虐待老人,但是如果老人过世,就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即使经济能力不行,也要把葬礼办得像模像样,以期获得乡民的点赞,人们不笑“薄养”,但是笑“薄葬”,久而久之,厚葬薄养就在农村盛行开来,这样的孝道失去了孝敬老人的本义,出力不讨好,既不人性化,也有违家庭和睦的意义。

  德孝文化展葬礼的更大的启示意义还在于,怎么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长辈很重要,长辈怎么活出精气神很必要,如何做个让乡亲们爱戴的长者很重要,不仅要让自己活得快快乐乐,更要以自己的美好品德和为人赢得大家的尊重,这样的长辈才活得有意义,才值得子女和四邻深深的怀念,如果老人生前碌碌无为,名声不好,那么孝子就不好意思用两块展板、1张奖状、11篇文稿、47幅图片组成了一个《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家庭追悼展览。

  德孝文化展葬礼,既是做给逝者看的,期望逝者的灵魂能够得到心安理得的安息,更多的是做给健在的人看的,孝老,尊老、爱老和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人文美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发扬光大,今天的人怎么对待长辈,明天的后人就会怎么对待自己的长辈,孝道需要形式多样的发扬光大,更需要每个人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活出一个既懂得孝道,自己又道德高尚的出彩人生来,让恪守孝道者得到尊重,让“好人好事好结局好梦好运好福气”得到果报。

  对于逝者最好的怀念,就是用移风易俗的文明追悼方式,用生动灵活的文化祭奠来安抚逝者,在文明简朴中理性追忆,慢慢回味以往的幸福,在展示先人美好品德的同时,自己也能够将先人的美好品德发扬光大,不仅说,而且善于做,只有这样,孝道所繁衍的美好德行才能相互传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葬礼充满文明的正能量,让葬礼激发更多的人做一个好人,这样的葬礼才才能够蕴含多重社会美感而备受推崇,启发更多的人激发人生的诸多正能量,做一个对家庭和社会都受用的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