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德新:“食色”非好色,公共道德必须遵守

20.07.2015  17:47

  近日,有网友在微博上传两张图片显示沈阳地铁一号线上,一对男女在地铁车厢内旁若无人的亲热接吻。图片一放上网,立刻激起网友不满。根据网友发布的三张图片显示,一对男女互相依偎在沈阳地铁一号线的车厢座椅上,女子身穿白色衬衫,黑色西裤和黑色瓢鞋,右肩膀挎着粉包,腿上放着一把伞,身穿浅色休闲装的男子翘起右腿,右手搂在女子腰间,左手甚至伸进女子衬衫内,两人完全无视车厢内其他乘客,继续亲热、拥吻。(辽宁晚报7月20日)

  告子曰:食色性也。意思是吃饭和男女之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正常需求,孔子也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但是,在面对爱情行为时,古人也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然青年男女渴望炽热的爱恋,但无论多么渴望,表现出来的求爱行为,仍然是“琴瑟有之”的斯文,乃至男女恋爱成婚,仍然要“钟鼓乐之”的规范,就是必须用礼乐的方式、文明的方式去追求爱情。

  “爱有多销魂就有多放肆”,我们虽不知这对男女是情人还是夫妻,但无论是什么关系,在狭小的地铁里,全然不顾他人感受,如此尺度开放任性放纵自己的行为,就是对他人的视线和心情都是一种强加的污染,且更是对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的无视和践踏。爱情是美好的,追求爱情也是没有错的,但是我们不能把在私底下做的事拿到大家面前来做,就同如厕一样,在卫生间如厕,是文明,在马路上如厕就是恶俗,如果把私人行为拿到公共场所来做,那么人之与禽兽何异?食色非好色,男女之间发乎于情,止乎于礼,何为“”?公共道德就是“”,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遵守的“”。

  公共道德是中华民族文化拥有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它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无声地表达着文明的意义。虽然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不是曾经“男女之防大如天”的封建社会,但公共道德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铭记在心且为之践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