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根生:《徽班》晋京舞出文化兴皖新风采

19.05.2015  12:13

  15日、16日,我省原创大型舞剧《徽班》在北京天桥剧场连演两场,该剧精巧的剧情、精彩的演绎和精美的舞台效果赢得现场观众满堂彩。随着演出落幕,本次安徽原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也画上了圆满句号。(5月18日《安徽商报》)

  尽管从总体上看,近些年来安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居民幸福指数逐年攀升,不过平心而论,在华东地区,论经济实力,与苏浙沪相比,安徽仍然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在文化发展方面,安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不仅有徽派建筑、桐城学派、徽商文化,还有唱响全国的黄梅戏。更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国粹的京剧艺术,就是发端于人杰地灵的安徽。

  舞剧《徽班》将戏曲与舞蹈巧妙融合为一体,讲述了百年前安庆府一个小小徽戏班的兴衰传奇,以武生、花脸、徽女等艺术人物一波三折的故事为主要内容,艺术地再现了徽班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浓缩和承载了徽班的百年戏剧精髓。在音乐和舞美设计上,不仅大量吸收了多种艺术手法,还大胆运用了徽元素,这就使得舞剧《徽班》不仅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也有较高的观赏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把“避免选材的应景、追求的功利、创作的浮华、目标的单一、市场的模糊、运作的短视”作为指导思想,还原“本体”,强化“叙事”,瞄准“市场”,这是这次安徽新创精品剧目晋京展演活动中,大型舞剧《徽班》在天桥剧场上演并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舞剧《徽班》在京城好评如潮,大获成功,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更是文化兴皖结出的一枚硕果。

  2011年召开的安徽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的号召,这为安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发展中省份,以文化为核心力量,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赢得主动吹响了号角。由此,安徽文化改革全面突破、文化建设大步跨越的文化兴皖步伐迈的更加坚定,安徽文化发展也因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从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从农家书屋普及到送文化下乡演出,安徽文化改革不断创新,亮点频出,并且呈现出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民生持续改善的喜人态势,文化繁荣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正是这种宽松而又浓厚的文化发展氛围,为文艺创作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像舞剧《徽班》这样,一大批具有国际范儿又能经得起市场检验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安徽的文化实力日益增强。

  作为入选“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并荣获国际舞台表演艺术“丹尼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荣誉的艺术作品,舞剧《徽班》这次晋京展演大获成功显得理所当然。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近年来安徽文艺创作的杰出代表,舞剧《徽班》晋京同时也是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喜获丰收的一次精彩亮相,舞出了文化兴皖的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