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助受灾群众走出阴影
华东交大的心理专家和中小学生互动。
南大一附院的医生向老年人传授调节情绪要领。
孩子们和心理专家做游戏。本报记者徐黎明摄
面对被洪水浸漫的房屋、庄稼,彭泽县许多撤离群众心情沉重、情绪低落,对未来的生活担心焦虑。得知该状况后,江西日报“党报帮你办”栏目通过省教育厅协调,联合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约请了心理疏导专家走进鹿鸣小学安置点,对324名群众开展思想疏导、心理问题咨询和精神抚慰。
7月22日11时许,专家们一到安置点,就面对面和群众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
“特别想回家,家里有棉花、玉米等农作物,再不回去侍弄,草要比人高了。”见到省城来的专家,彭泽县芙蓉墩镇大字村村民文建芝急切地说。她坦言,安置点虽然吃喝不愁,但晚上还是经常失眠,人也没精神。
“你们要合理安排好睡眠。好好休息,是治愈精力的良药。”在听完村民的讲述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建云深入浅出地讲解,采取现场互动等方法,寓教于乐,气氛热烈,参与人员多次鼓掌叫好。
午饭后,鹿鸣小学多媒体教室座无虚席,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主治医师孙茜,利用多媒体向老年人开展《关于抑郁症,你一定要了解的事儿》知识讲座。
“专家说到我心坎里了!我会按照专家开的‘矫正处方’调整好情绪和心态,积极乐观面对以后的生活。”村民许杏华说,来到安置点后,他的思想和情绪渐渐出现焦躁不安,甚至有不满情绪,现在通过专家疏导,情绪得到有效舒解,对未来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陈建云告诉记者,在与多名安置群众接触谈心的过程中,他注意到政府对转移安置的群众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从家里财产保护到安置点的生活,都做了精心安排。老年人普遍担心农作物没人管,想回家,白天想晚上想,导致出现严重睡眠问题。通过疏导慰藉,安置群众的情绪开始稳定了,心态也变得平和起来。
当天下午,综合楼的三楼音乐教室,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的心理专家高旭、胡燕和孙长玉,正和一群中小学生互动。开始还神色凝重、不爱说话的八年级学生方彬,通过与专家谈心交流,参与游戏互动,渐渐变得活泼开朗,与心理专家孙长玉无话不谈。
“通过活动,可以帮助因汛情聚在一起,可能彼此还有些陌生的学生增进了解,应对当下的心理危机情境。”高旭说,短短两个小时,孩子们分享了很多自己、家人、朋友的经历,有感动,有困惑,同学们放松并接纳了自己,带着希望去面对以后的生活。
“心理专家开出了一剂剂‘良药’,让部分情绪低落的安置群众有了乐观向上的心态,非常感谢‘党报帮你办’栏目组织的这次活动。”芙蓉墩镇党委书记刘小江告诉记者。
本报记者 徐黎明 实习生 安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