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忍痛捐献爱子遗体 网友称“宁都好人”

28.02.2014  12:02

    “魏先生,您好!我是江西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您儿子魏晓峰捐献的眼角膜,已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其遗体也已捐献给南昌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他的生命在别人身上得以延续……”2月21日,宁都县固村镇团溪村的魏文生接完电话后,与妻子曾三秀相拥而泣。夫妻俩手捧着儿子的遗像看了又看,仿佛儿子还在身边,不曾离去。

夫妇捐献爱子遗体 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网友称夫妇俩是“宁都好人

    儿遭车祸 父母决定捐献遗体

    22日下午,记者来到宁都,采访了魏文生和其妻子曾三秀。回忆起半个多月前发生的这起车祸,夫妻俩悲伤不已。

    2月7日晚上,魏文生在家请同胞兄弟姐妹和亲戚一起吃团圆饭,亲人相聚,大家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谁料,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欢乐变成了悲伤。

    魏文生说,当天下午4时许,他18岁的儿子魏晓峰正在自家门口与叔叔、伯伯一起聊天,家门前就是一条通村公路。突然,一辆农用车拐弯急速撞了过来,毫无防备的魏晓峰被碾轧在车轮底下,顿时鲜血直流。众亲戚见状,立即上前抬车,将满身是血的魏晓峰抬了出来,并火速送往固村镇卫生院抢救。然而,魏晓峰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经过撕心裂肺的生离死别,魏文生和妻子曾三秀在悲痛中作出了一个艰难而又感人的决定:把儿子的遗体捐献出去,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夫妻俩的决定,得到了兄弟姐妹的一致赞同。

    生命延续 让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曾三秀说,儿子晓峰今年18岁,身高已有1.82米。他从小就很乖巧听话,学习成绩又好,全家人都很喜欢他。晓峰在宁都中学读高二,去年还被评为“优秀团干部”。说完,曾三秀将儿子获得的“优秀团干部”荣誉证书递给记者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当记者问起为什么要将儿子的遗体捐献出去时,魏文生说,前几年,他和妻子在广东务工时,看到报纸上的新闻说,有人把遗体捐献出去后,身上的器官救治了许多人,人虽然死了,但生命却仍在延续。他看完后心里觉得很感动。当儿子遭遇不幸后,他就想用捐献遗体的方式,让儿子继续“活着”。

    事发当晚,接到魏文生要给儿子捐献遗体的电话后,江西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立即赶到宁都,于次日凌晨将魏晓峰的遗体运往南昌。儿子的遗体捐献出去后,魏文生和妻子一直在等待省红十字会的回馈电话。

    2月21日,夫妻俩终于接到了省红十字会的电话,获悉儿子的眼角膜已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的消息后,夫妻俩紧紧相拥,仿佛儿子仍然活着,就在身边。

    大爱善举 网友赞夫妻是“宁都好人

    得知魏晓峰突遇车祸死亡的消息后,魏晓峰所在的宁都中学高二(18)班的全体师生感到非常痛惜。有师生在“宁都州人网”上发帖,祝福晓峰同学一路走好,并夸赞其父母是“宁都好人”!帖子发出后,随即引发众多网友跟帖留言,对魏文生夫妻俩捐献儿子遗体的大爱之举,纷纷点赞。

    宁都一网友在微博中写道:“晓峰同学,你走了,但你用另一种方式活着,我们为你感动!

    宁都县红十字会副会长李子臣告诉记者,魏晓峰是该县第二例成功捐献遗体的志愿者,他相信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捐献遗体的队伍中来,让生命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陈碧玉 记者余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