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适宜繁殖快上游无人清理 水葫芦冲入章江虔城段

21.10.2014  19:01

气温适宜繁殖快 上游江面无人清

大面积水葫芦冲入章江虔城段

  10月17日,赣州市水上环卫所工人在章江武龙大桥水域拉网拦截集中清捞水葫芦。 兰凌 记者喻晓佩 摄

    10月18日晚,市民郭先生发现,赣州中心城区章江江面冲来了大量漂浮物,因为是晚上,他一时没看清是什么东西,但很担心会不会是上游有人利用夜幕偷排垃圾等物。10月19日,郭先生给赣州晚报热线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记者当天作了相关调查——

    10月19日上午,记者在中心城区南河大桥上向西侧观看,发现飞龙岛前有大面积被网住的水葫芦,章江两边沿岸还有大量被杂草挂住一时冲不走的水葫芦,不少居民好奇地在捞水葫芦玩。正在当地钓鱼的老李对记者说,这些水葫芦表面上看绿油油的,不会有碍观瞻,但在江河里大量漂浮,并不是好事。很多人担心并提出疑问,这些水葫芦是从哪里来的?会不会反复出现而泛滥成灾?对章江水质会不会造成影响?

    而在虔城贡江江面,目前并未发现水葫芦。

    天气原因使大量水葫芦繁殖

    10月20日,记者与赣州市环卫处水上环卫所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他们告诉记者,水葫芦,学名叫凤眼蓝,原产于南美洲,其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分蘖繁殖快,表面上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生态,且难以毁根。水葫芦的繁殖能力极其旺盛,一旦有适合它生长的环境,它便快速生长,并成为当地的优势物种,抑制或影响其他物种的生长,破坏生态多样性,极易造成该地区生态恶化,物种单一。水葫芦在25℃至32℃生长最快,而近来我市的气温正好符合这一条件,这是章江上游大量水葫芦繁殖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心城区因章江橡胶坝的作用,章江水位抬高,水流变缓,也促使水葫芦沿江大量繁殖。而河水流动快,则更不利于水葫芦的生长,故中心城区贡江上没有发现水葫芦。

    水上环卫人员还介绍说,水葫芦本来不容易被大量冲下来,此次大面积出现水葫芦,系其根部霉变断裂,水葫芦纷纷“挣脱”出来,随波逐流而成。

    水葫芦过多不利于环境优化

    据专业人士介绍,当水葫芦繁殖很旺盛时,常能将水面染成绿色,当大量繁殖可以掩盖整个水面时,就会影响大气与水中气体交换、降低光线对水体穿透力,影响水底生物生长,增加水体二氧化碳浓度,极易造成生态危害。

    此外,中心城区章江有赣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的取水口,水葫芦极易危及自来水厂的安全生产,水泵一旦吸入水葫芦将造成滤池堵塞、自来水厂停产,对城乡饮用水供水造成危害。此次大量水葫芦的繁殖,对我们保护章江生态是一个警示。

    章江上游缺乏河道清理队伍

    由于这次水葫芦来势凶猛,数量极大,城区水上环卫人员仅十几人,人手不足,加之缺乏清理装备,以致大量的水葫芦难以得到及时清理,一部分水葫芦仍被冲到赣江去了。即便如此,章江上还有大量零散的与水草缠绕的水葫芦尚待清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应对。

    据了解,水上环卫人员有其特殊的工作要求,如他们要在船上工作,有落水的危险,因此他们必须会游泳自救。同时,他们需要更多的如船只等打捞装备,以及建设一个专业的水上码头。

    市环卫处水上环卫所工作人员表示,希望章江上游的有关县(区)也能成立专业的清理队伍,因为作为章江末端的章江虔城段每天都要收纳大量冲下来的生活垃圾、树杈,以及水葫芦等。如果在上游有了清理工作,作为章江末端的中心城区将干净许多,水上清洁工作将事半功倍。(来源:赣州晚报 兰凌 记者张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