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的打车遭遇微信封杀 打车红包链接被屏蔽

25.11.2014  13:16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打车软件的竞争再次进入白热化。今年年初滴滴、快的两家公司的烧钱大战,使得他们成功各占打车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前几天我们还在说,如今两家在中高档用车领域的专车烧钱大战似乎又在打响;如今,更加激烈的戏码又上演了。

  这个戏码上演的地点,是滴滴靠山——腾讯的王牌平台微信。以往,用户无论是滴滴还是快的,在打车付款之后,都可以把获得的红包链接分享给微信好友、微信群,或者发到朋友圈里。朋友抢了红包以后,再拿去打车。这也成了两家营销的主战场——比如我有7元的滴滴红包,快的那边却只有5元的红包,可能我就会用滴滴。但是这几天开始,如果你再想把快的红包分享到微信,却会收到提醒说:“来自未审核应用”,或者直接一个感叹号,提醒你说“发送失败”。

  这是不是意味着,微信封杀了快的呢?

  这两天,很多用户发现,以前能够在腾讯微信分享的快的红包被“屏蔽了”,而快的的竞争对手,与腾讯有战略合作的滴滴的红包却仍然满天飞。

  快的用户黄小姐:就是前两天快的又开始发红包了嘛,我使用快的打车后会再发给我红包,但是我试图用微信转发的时候,发现快的的红包没有像以前那样通过微信进行转发了,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今天中午,快的打车公关总监叶耘向记者确认,遭遇腾讯微信封杀。按照其表述,11月21日开始,快的打车接到大量用户的相关反馈。

  叶耘:我就觉得腾讯这么大一个公司,应该有一套公开透明的标准,而不是说,偷偷摸摸的搞小动作。你如果定一个标准,假设说,所有阿里投资的公司,你们都屏蔽,那我们也认了。

  对此,快的方面认为,腾讯严重违反了《反垄断法》中的相关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叶耘表示,他们不排除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和用户的权益。

  叶耘:因为这个不单仅是涉及到企业的利益,还有我们所有的快递打车用户的利益,甚至说微信上用户的利益,他们本来是可以通过这个快的打车的红包分享得到更多的实惠,等于是微信人为的切断了快的和用户的联系,最终受损的恰恰是消费者。

  对此,微信方面也给记者发来文字回应称:一直以来,微信都非常注重用户体验。对涉及诱导分享以及恶意营销的行为都会进行打击,决不姑息,这是一项长期而持久的政策。我们欢迎大家举报,共同维护绿色、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

  对此,不少用户显然并不买账:要说诱导分享,滴滴也在做,为什么搞双重标准呢?

  实际上,细心的网友不难发现,就在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淘宝屏蔽了微信的链接。如今微信此举难免被看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满”。

  这样的举动是不是君子,大家显然有不同意见。有人说了,即便是商业竞争之举,这样也显得太小气了;但也有人强调,商业竞争只要在法律框架内,就无所谓君子不君子,微信的渠道优势,就是他竞争的最大本钱。

  说到法律,问题来了,微信的这一举动是不是合法呢?

  第一,快的所说的“微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是不是成立呢?互联网法律专家赵占领:

  赵占领:首先一点要认定微信所在的商品市场范围是怎样的,怎样划分,第二,它的竞争地域范围是怎样的。在认定相关市场之后,看微信在这个相关市场是否具有支配地位。首先考虑的它是市场份额,是否达到50%以上,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说市场准入的难易程度,市场竞争的一些状况等等。

  赵占领表示,除此之外,还需认定微信屏蔽快的红包的行为,是否有正当理由。如果微信平台的规则禁止“诱导分享”,那他就有权利选择是否追究。

  赵占领:用户和微信之间是一种服务合同关系,用户就需要遵守合同约定包括微信制定的规则。作为微信腾讯来讲,它可以选择追究对用户的违约行为,可以选择不追究,这是一种私权,法律角度来讲也没有太大问题。(记者庄胜春 安徽台记者张建亚)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